社企須強化經營管理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社會企業概念席捲台灣,良善立意與執行間究竟會遇到哪些落差?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合辦、聯合報協辦的「台灣社會企業願景高峰論壇」昨起一連兩天登場,與會者紛紛提出面臨的障礙,其中最實際的便是「利基不等於商機」、核心競爭力何在。
簡添旭說,一般人談社企常太強調「社會」的道德意涵,很少談「企業」;但公司的本質就是經營,公司若只設定「社會」願景、不看獲利,很難要員工像當志工般長久奉獻。
簡添旭直指,目前九成社企可說失敗,主因在於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無法在市場中具備核心競爭力。他舉例,南部有處強調社企概念的有機農場,沒掌握好種植技巧,以致口感欠佳,自然無法和同業競爭,「顧客若只是用做善事的心態買你的東西,公司很難長久經營。」要做社企,創業者須更具備企業經營概念。
=================
今年成立的2021社會企業公司,轉型自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發展出的「日光小林」老梅餅產業。董事長簡添旭原為科技人,只因長年愛吃小林梅,去年從日本引進相關技術,促成老梅餅誕生,小林人視為比美「微熱山丘」鳳梨酥的事業契機。
「政府扶植社企相關團體,常太注重產品技術導向。」簡添旭說,像勞委會職訓局許多培訓計畫雖好,但只培育技術端、未注意經營端,導致成品雖佳,創造者卻不知怎麼賣。簡添旭說,一般人談社企常太強調「社會」的道德意涵,很少談「企業」;但公司的本質就是經營,公司若只設定「社會」願景、不看獲利,很難要員工像當志工般長久奉獻。
簡添旭直指,目前九成社企可說失敗,主因在於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無法在市場中具備核心競爭力。他舉例,南部有處強調社企概念的有機農場,沒掌握好種植技巧,以致口感欠佳,自然無法和同業競爭,「顧客若只是用做善事的心態買你的東西,公司很難長久經營。」要做社企,創業者須更具備企業經營概念。
他也指出,目前法規限制讓社企經營者利益微薄,形成另一限制。例如台灣規定未分配盈餘須另扣百分之十所得稅,但社企的盈餘本來就不會分配給個人,卻還要另扣所得稅,自然減低投資及參與意願。
KPMG社企團隊執業會計師吳惠蘭認為,台灣發展社企有兩大限制,一是法令,二是大眾對社企認知不夠;以前者來說,目前法令規定只有捐贈給非營利組織才能抵稅,自然影響投資意願。
她也提醒有志發展社企者,一定要對管理經營多用心,有些公司立意良善,但根本無法存活;還有公司明明虧損嚴重,卻因會計做得不好,得另外繳稅,「公司如果不注重管理,就無法自助人助!」
【2013/10/31 聯合報】
社會企業 做公益也要會做生意
本報系記者鄭秋霜、杜瑜滿、何定照
|
去年十二月廿一日,馬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許多人忙著辦末日趴;致力推動社會企業的「社企流」當晚也在台北一家咖啡館舉辦年終聚會。從各地趕來的六十幾個年輕人,將會場幾乎擠爆。這個聚會不談吃喝玩樂,更不見末日情懷,而是熱情分享彼此推動公益與生意上的心得。
陳樹菊留下的 比我們多很多
「當陳樹菊獲選時代雜誌二○一○年度百大人物時,我和在外商工作的同學感觸都很深。我想我們那年賺的錢一定都比她多,但她將來能留下來的東西,肯定比我們多很多!」與會的黃仲豪說。 就這樣,衡量到底要把時間花在追求個人財富還是社會公益後,台大電機系畢業、在宏達電工作十年的黃仲豪,決定轉入非營利組織工作,並擔任社企流志工,啟程探索社企之道。
|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已蔚為風潮。過去,最為人熟知的社企之一是以微額貸款給窮人,協助其脫貧的孟加拉「窮人銀行」;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在倫敦開設的Fifteen餐廳,每年挑選十五位中輟生培訓成為廚師,也讓人看見名人透過社企關懷社會的另種方式。
解決社會問題 不汲汲於營利
不過,社企發展至今,並無明確定義。根據維基百科,「社會企業」從英國興起,目的在於解決社會問題,不純粹以營利為目的。維基舉香港電影《英雄本色》裡的「堅記的士公司」,照顧更生人的就業需要,就是一種社企類型。
社企強調「既能做公益、又能做生意」的精神,有別於一般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商業規則,近來也在台灣興起,出現許多以「社會企業」為名的公司,例如光原社會企業公司、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公司等。光原社企協助阿里山及南投原住民部落銷售有機農作;黑暗對話社企則是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房體驗工作坊,以視障者為培訓師,為企業培訓更具理解力的員工。
|
勝利發展中心 自助還能助人
不以社企為名,卻發揚著社企精神者,更大有人在。
成立十三年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旗下有資料鍵檔、超商加盟店、平面設計、精品琉璃等十個事業體,為近兩百位身心障礙者帶來就業機會,預估今年整個勝利潛能中心的總營收大約有四億元。很難想像,勝利發展中心立案以來從未對外募過款,甚至還能捐款給其他社福團體,在社企風潮下,勝利常被視為社企代表。
犛牛編織品 營收回饋給青藏
社企人士也推崇,創立「Shokay」(藏語「犛牛絨」)編織品品牌的台灣女孩喬婉珊,以青藏高原犛牛絨結合當地的「手捻紗」技術,製作圍巾、披肩銷售,並將營收回饋當地,是知名的社企案例。
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說,台灣社會企業大致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公司型態,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以企業市場策略為方法,極富創業精神,如推動國際志工的以立國際服務、黑暗對話社企等;另一類是社福公益團體經營的事業,像是勝利、喜憨兒、陽光洗車等機構。
名人效益 讓社企在台灣萌芽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陳金貴說,他曾在二○○二年提出社會企業概念,但當時並未引起回響,直到窮人銀行受全球矚目,加上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成立「若水」,號召有志之士提案,名人效益讓社企意識在台灣萌芽。
儘管社會企業對許多人仍是陌生名詞,新興的社企公司能否永續,更有待時間考驗。但理想者仍願以熱情為養分、以創新為方法,試圖尋找改變社會的新解答。
社會企業不見得是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萬靈丹,更得慎防「假慈善、真詐財」的魚目混珠之徒,但社會企業卻是改變社會值得發展的新力量。
【2013/01/15 聯合報】
=======================================
=======================================
以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新價值
|
| ||
近日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推出「發現社會企業」系列報導,宏碁創辦人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亦同步發起「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在地關懷撼動人心。施振榮呼籲,社會企業是未來人類文明的新機制,營利回饋社會及參與者,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創造全方位社會價值。然而台灣迄今未有社會企業相關法規與輔導管理機制,值得正視。
社會企業的成功典範當屬孟加拉鄉村銀行(窮人銀行),創辦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亦於2006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尤努斯堅信,「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貧窮的世界,因為貧窮並不是窮人所造成的」,窮人欠缺的是公平的機會。尤努斯於1976年拿出27美元借給42位窮人,旋即展開微型貸款社會實驗,並於1983年正式成立第一間鄉村銀行,僅收取低額利息,不要求任何擔保抵押。迄今分行已有2,500家,遍及孟加拉85,000個村落,借款人累計800萬人,受惠人數高達4,000萬人,不僅財務自給自足,還款率更高達98%。現在社會企業風潮已跨越第3世界國家,遍及全球。探究社會企業於各國快速興起擴散的原因,首需檢視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在企業經營方面的扞格。資本主義裡,賺錢與否常被視為企業進退場的首要指標,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很難考量社會福祉,更難兼顧社會多元價值。民主政治下,則常過度強調保障個人,一視同仁、齊頭對待,易產生不同工卻同酬的不合理現象。 社會企業不同於一般企業,其本質可由創設宗旨、組織產出、經營過程與盈餘分配4階段來探討。首先,社會企業的創設宗旨係以清楚的「價值主張」為號召,感知與發掘社會問題,例如醫療、貧窮、失業、生態、教育落差、產銷剝削等,希望能集結一群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士,循企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社會企業所追求的是價值實現的極大化,而非企業利潤或股東權益的極大化。 社會企業的組織產出,強調與在地社區緊密連結,帶給所在區域改變的力量。社會企業以人為本,結合專業與人文,扮演正向回饋的啟動器,營造更多的生活機會,提升居民幸福感,進而激發更多人投入社會企業的行列。 社會企業經營過程中,觀念大翻轉,供需雙方的角色由過去市場上「交易關係」,改變為相互合作的「交換關係」,社會企業則是投入專業來扮演交換的平台。社會企業的財務來源,不應完全仰賴外界補助或捐贈,唯有自給自足的事業經營模式,方能確保永續營運。 當社會企業進行盈餘分配時,參與工作者可依貢獻多寡與市場行情進行分配,社會企業家並不分配利得。唯有社會企業家信守承諾,創造價值來號召別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非實現自己的報酬,業務方能持續滾動成長,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社會企業也是創新與創業的實驗歷程,政府在大環境上有責任提供良好的基礎建設與配套機制,尤需重新設計制度與法規,加速設立「社會企業基金」,給予社會企業支持,導引邁向自給自足。
此外,政府應考慮建立跨部會平台,給予社會企業3大協助,
其一,要更有能力去動員與配置閒置場館,提供創業團隊公共工作空間,成立微型辦公室,跨業激盪共同成長。
其二,要更有效率去重新組合與運用社會資源,提供社會企業創業輔導,連結國內外社群網絡,提升核心技能並深化品牌經營。
其三,要更有同理心去廣納社會利害關係人為合作夥伴,協力挹注能量到社會企業,充分釋放在地活力,形塑特色城鄉。我們期待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能遍地開花產生無數實踐人文創新的雲門、紙風車……,讓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發展新價值。
【2013/01/20 經濟日報】
|
全文網址: 以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新價值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48499.shtml#ixzz2IURhdFuW
Power By udn.com
==========================================================
社會企業:第一桶金與最後一哩
|
| ||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不以追求股東的利潤為目的,而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
以企業家格局推動藝文事業的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解釋「社會企業」時說:「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這句話說得好。以大氣魄精準點出了「社會企業」標舉的理想性與俗世性:既要做公益,也要做生意;打起算盤追求利潤,更追求利他。
「社會企業」的興起,無異是對資本主義大纛下,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鐵則的悖反。因為,在傳統的資本主義邏輯之下,社會的平衡、生態保育、弱勢族群的福利,都不在企業的考量之內;但這些卻是幸福的基本定義,也是文明社會的重心。那麼,註定失衡的市場遊戲,如何才能改變?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存在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非為股東賺錢。所以,社會企業最簡單的判準在於,它必定承載了社會目的,為了改變世界、解決人類問題而運作;所賺得的盈餘並不分配給股東,而是回到初衷,再投資於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
所以,社會企業可以看成是對資本社會「自私」邏輯的修補,乃是有別於傳統慈善事業的新行善力量。
可喜的是,發源於歐美的「社會企業」也已漸在台灣土地上萌芽,即使還未蔚然成林。在國藝會與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合作推出的「發現社會企業」系列報導的過程,及日前舉辦的「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中,都可看見「社企」新世代在不同領域中各自努力耕耘的身影。
即使不以社會企業為自我命名,但台灣早有一群人善用智慧與文化資本,以有限的資金,為長期被排除在市場經濟之外的弱勢者帶來改變。比主流市場的生意人更有意願去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有些人甚至打算以邊緣營運反過來攻占並改變現有體系。例如,不當「白米炸彈客」的楊儒門,以各式小農市集進攻社區與百貨公司,為台灣農人與農業尋找出路。有意思的是,不少年輕世代視商學院訓練為投身社企俠客隊的行前訓練,或是先到大企業「潛伏」,磨練未來投身社會企業的實力。例如美國長春藤名校商學院出身的台灣女孩喬婉珊,以經營知識加上創新思維,讓犛牛絨化身為時尚織品,提升牧民收入,盈餘也回流牧區。習商對新世代來說,不再只是為了致富,而是為了看清企業的實相,進而以商業思維改變世界。 但以企業思維行善之路何必如此迂迴?事實上,原本就擁有經營能力與資源的企業,能在這場典範革命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包括施振榮提倡的,為缺乏資本的社會企業捐出創業的「第一桶金」;企業主或專業經理人更捐出無形的時間與智慧,為社會企業提供know-how及擔任顧問,排除建立經營模式的盲點;亦能在企業採購中加重對社會企業「倫理採購」的比例,以消費者姿態,提供育成社會企業的沃土。
目前台灣各式社會企業或「準社會企業」發展的瓶頸在於,社企的定義與定位都有些模糊與尷尬之處。舉例來說,社會企業若要向銀行融資,就比一般的企業要困難。因為現有的社會企業雛形,大半是以社福組織的附屬單位存在,銀行認為這類組織難以獲利、無利可圖,也就難以還款,所以很難向銀行融資取得興辦款項與購買資材。
另一種形式就是依公司法,以企業的形式經營,但這又落入另一「尷尬」:公司的目標就是要賺錢,股東可以要求分配盈餘,這就與社會企業的精神相違。
所以,台灣若要推動社會企業,應當有立法的必要,這始能走上最後一哩。到底名稱裡有「社會企業」,並不必然保證它的運作就符合公益,沒有法令,究竟營收與盈餘如何運用,就少了監督的力量;再者,取得法律地位,也就便於融資與發展。
說到底,社會企業是公民以自覺以自省的力量,修補了社會的不公義缺口;政府若要善用這股豐沛的力量,就該學習當年的英國,以政府力量,訂定「社會共同利益法(ICI)」、提供經費、鼓勵年輕人投入,積極扶植社會企業,解決社會共同的問題。
【2013/01/21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社會企業:第一桶金與最後一哩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50276.shtml#ixzz2IZLz87XY
Power By udn.com
施振榮:社會企業 未來進步的新引擎
|
| ||
最近開始有愈來愈多人關注「社會企業」這個名詞,也開始有愈來愈多人實踐社會企業的理念。我個人認為,社會企業將是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一項新機制與新引擎。
人類文明發展出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雖然這兩大系統讓人類的物質生活達到有史以來的繁榮與富裕,但卻也逐漸衍生出價值半盲文化的缺失,同時造成地球的不平衡,以及環保及貧富懸殊等問題。 這二大系統的漏洞(Bug)造成了價值半盲文化,指的是由於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的本質會造成大家只重視「現在」、「有形」、「直接」的價值,卻疏忽了要創造價值需要兼顧「未來」、「無形」、「間接」的價值,長此以往造成整個系統的不平衡。 而社會企業的出現,就是要補強系統的缺失。社會企業的新思維,就是要以企業經營的精神及價值交換的思維,從事一般非營利事業的營運,進而建立起能獲利的模式來回饋社會及參與者,形成生生不息的機制,成為全方位的社會價值創造系統。 以我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動的「藝文社會企業育成專案」為例,就是希望引進民間企業的資源,讓企業捐款成為藝文社會企業發展的第一桶金(股本),同時讓藝文社會企業找到可以獲利的營運模式,如此即可將獲利源源不斷地挹注藝文團體本身,建立起永續經營的機制。 過去藝文團體總是需要靠外界的長期補助或贊助,如能建立起藝文社會企業的運作機制,將企業的贊助捐款視為對社會企業的投資,如此也會大大提高企業參與的意願。 惟建立此機制的瓶頸仍有賴主管部門的思維有所突破,要讓基金會能成為以公司為經營型態的社會企業之主要股東。如此社會企業的營運獲利除了用以持續擴大對外服務外,也可回饋社會與成立社會企業的團體自身。 社會企業的運作要成功,首先組織要能創造價值,其次則要面對消費者或贊助者的需求,由使用者付費或是由贊助者買單,如此建立起獲利的模式後,同時還要能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才能永續。 很多非營利組織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如果長此以往將無以為繼;或有些單位則是長期要靠政府的補貼,但這樣沒有建立價值交換的機制,資源非最有效的運用,也無法永續。惟有透過社會企業的創新機制,才能讓有限的資源更有效地創造價值。 因此,非營利組織在受政府補助及企業贊助的同時,應思考如何將部分業務轉型成為社會企業,並學習社會企業的精神,以利創造價值並爭取到更多元化的資源來源。非營利組織如能具備社會企業的精神,才不致因補助資源終歸有限加上愈來愈多的需求者,最終面臨無以為繼的窘境。 我也觀察到,在現有的社會體系中,教育及醫療服務應以社會企業的精神來運作,這兩個體系都是為社會長期的需求而存在,且不以追求營利的最大化為目標,經營往往需要特別兼顧公益的社會價值。這兩個體系未來運作如能具備社會企業的觀點與精神,相信將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我也樂見台灣逐漸有愈來愈多的人投入社會企業,雖然社會企業尚未成為主流,但相信社會企業將是未來帶動社會進步的新引擎。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
全文網址: 施振榮:社會企業 未來進步的新引擎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752810.shtml#ixzz2NlQWHQKb
Power By udn.com
============================================================
台灣社會企業 正展開創新
萬寶祿董事長林淑惠結合文創提供原住民縫製產品代言公仔娃娃創造工作機會。 圖/郭惠貞
萬寶祿生技所舉辦的公益活動。 圖/萬寶祿生技提供
|
一種新的社會平衡力量「公益」+「企業」+「志業」的新結合模式,正在台灣發展開來,新的文明「社會關懷」已經開始了。整合工作、社會與企業的新營運模式,有資源與能力的人會發掘社會底層人的需要,營利企業會關注社會議題,執政者會關注社會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透過公益銀行提供微型融資,由志工負責營運,採微型創業模式,形成特有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彌補政府稅收不足、公部門能力未殆下,運用社會概念創造企業的運作,保障社會的空缺。
「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最早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近些年來這一思想廣為流行,《財富》和《福布斯》商業雜誌在企業排名評比時都加上了「社會責任」標準,在西方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是非常重視。而對那些為人服務的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創新是他們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日漸升溫,理論研究不斷深入,社會責任化趨勢日益凸顯。從公司經營活動,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產生的經濟根源是生產社會化。在合作中,無論如何精巧的制度設計都會出現相對的重疊或空白,需要合作者主動承擔協調或彌補的責任。
誠然,制度的缺陷可通過道德彌補,而道德的缺陷卻無法通過制度彌補。由此就產生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社會責任形式和理念。
社會責任如何創新?
目前在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創新主要呈現出兩個方向。第1個方向是社會責任的行業創新: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其他行業的不同,所以,行業創新的核心是將社會責任與業務融合。首先,企業充分發揮業務優勢,履行責任;充分發揮責任特色,促進業務。譬如,電信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特色議題,是應對氣候變化。因為電信行業可以提供語音、視頻溝通的技術,減少出行,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因此,應對氣候變化的浪潮越熱,對電信業務的促進作用也越明顯。
第2個方向是地域創新:即企業結合所在地區的特點,推出有針對性的責任策略。以捐資助學為例,地處城市的企業可關注打工子弟;地處農村的企業可關注留守兒童。打工子弟和留守兒童問題看起來很像,細想則有很大區別。前者重點是教育機會、社區融入;後者重點是親情關懷。因此,企業在設計此類公益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所在地的特點,找到創新的切入點。
對誰負責、負什麼責?
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企業在照章納稅之後,就算完成了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就沒有必要再去承攬其他社會義務。企業如果負有太多的社會責任和道義感,這類企業肯定長不大,成不了大氣候。還有人認為,企業首先要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負責,然後才能考慮到社會。這些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思維方法似乎並不全面。企業是否僅僅是一架機械運轉的機器?企業具不具有人性化?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到底都負有哪些責任?的確是當前我國社會值得認真研究和討論的話題。
無庸置疑,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創新和生產,企業應當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給社會提供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企業是支撐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經濟單位。企業如果失去了生產和創新功能,那麼企業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價值。
因此,任何企業的第1要義是搞好生產,創造出市場效益,爭取為社會多納稅,實現它對社會的經濟責任,這就完成了它的主要任務。至於說企業的其他社會責任,有人認為是第2順位的事情,可以稱之為「份外」的事情。譬如,如何保障職工的勞動權利,要不要教育職工,要不要從事清潔生產和保護環境,要以企業的發展程度來定。如果企業有經濟實力了就可以考慮,如果沒有就顧不上了。
企業要不要承攬經濟責任之外的社會責任還取決於體制因素,在不同社會制度下企業有不同的表現。企業責任的變化以政府變革的程度而定。如果在經濟體制上,仍然實行計劃經濟,那麼企業的社會責任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如果社會仍然是一個「大政府、小社會」的模式,那麼企業的確不需要承擔多少「份外」的社會責任。
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就是一個大企業,企業實際上是政府組織的一部分,企業不僅擔負起生產的任務,更肩負著對勞動者在生產之外的一切生活保障。在計劃經濟下,企業不僅是生產組織和經濟組織,更是行政組織、教育組織甚至軍事組織。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全能政治在政府的解構,政府在社會中的全能角色也在發生變化,企業與政府逐漸分離,企業對政府的一部分責任也在不斷剝離。
到目前為止,國內各類企業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基本上實現了政企分開。在國有企業與政府指令逐漸分離的同時,企業身上所肩負的許多社會責任也在不斷地推卸,許多國有企業已經將職工的養老金發放交給了社會,不少學校、醫院、服務機構也實現了社會經營。
從整個趨向看,經過20多年的改變,國有企業逐漸走上了獨立經營的道路。計劃經濟下形成的企業辦社會現象逐漸消失。民營企業或股份企業中的人員關係變得更加明晰。只有進行這種變革,政府的國有企業才能輕裝上陣,才能具有市場競爭力。因此,對國有企業來說,20年來改變的表現主要是企業減負。
但也必須同時看到,市場經濟下的企業與社會也有著千絲萬縷般的連繫。企業來自於社會,也必將還原於社會,這是一種新形勢之下的社企關係。企業的生生死死,發展壯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有社會來承接它失敗的代價。更主要是,社會是企業的生存環境,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企業也難以生存下去。
因此,企業與社會有一個共榮的關係,市場經濟下的企業與社會甚至有著更密切的關係,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企業要通過納稅和繳費的形式來履行應盡的社會保障的責任,增強社會的保障能力。
企業與社會的共生關係
企業越成功,社區就越繁榮;反之,社區越繁榮,企業就越成功。通常而言,某個社會問題與企業的業務關係越緊密,利用企業的資源和能力造福社會的機會就越大。
社會責任產生的社會根源是貧富差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兩極分化,不可避免地擴大了貧富差別,當差別達到 一定程度,就不僅威脅社會穩定,而且危害市場經濟機制本身的正常運行。
對此,需要社會各界以社會整體利益、全域利益、長遠利益為重,縮小差距、防範風險、化解矛盾。在此,企業的社會責任首當其衝。
社會責任是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法律規範的基本原則。社會責任融法、理、情於一體,引導社會成員及政府官員講道德、守規則,培養對社會負責的良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社會大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為重,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促進國民經濟與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既不因眼前的利益而離經叛道,又不為局部的損失而患得患失。
企業的社會責任既是市場經濟商業道德精神的集中體現,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法律作為一種以權利義務的設定和制衡來調整一定社會關係的社會規範形式,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於我國企業見賢思齊,主動踐行社會責任,維護企業的社會公共形象,提升企業管理水準與核心競爭力。同時,全面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起步雖晚 企業界愈來愈挺
本報系記者何秀玲、潘俊琳
|
一顆燈泡中交纏著許多鎢絲,這是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的標誌,象徵著啟蒙和串聯的角色,也帶來熱烈的回響。
台灣社企因起步晚,相較歐美較不成熟,能找到的中文資訊也不多。為分享國外社企案例,讓台灣社企有交流串聯的平台,社企流於去年二月正式上線,有興趣者除了可閱讀他們翻譯的中文案例、新聞,還可看到具社企實作經驗者的專欄內容。沒想過能一呼百應的社企流創辦人兼總編輯林以涵,從一人發想到現在約卅位志工,是她創辦之初從未想到的結果。
企業也開始關注社企的發展。星展銀行決定從今年開始,將幫助社會企業列為公益的重點;研華科技自去年開始,在舉辦多年的TiC 100創新商業模式競賽中,新加入一組社會企業的選拔;華鴻創投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顏漏有共同發起成立的「AAMA台北搖籃計劃」,也選出社會企業創業家加以協助。
曾任職管理顧問界十多年的陳一強與台新金控投資管理處前處長段樹仁,共同創辦「活水社企開發」,積極連結社企創業家及投資方,以協助社企發展。
【2013/01/15 聯合報】
===================================
邁向社企「寧貸款也不拿補助」
本報系記者林春江、鄭秋霜
|
|
謐靜的台東多良車站,除了可居高臨下俯瞰全台最美麗的海景外,往上走可以發現一個生氣蓬勃的「向陽薪傳漂流木工作坊」,這裡展示各式實用與美觀兼具的木製品。
這個自負盈虧的木工坊,源自八八風災掃下的巨量漂流木無處可去,災區也需要生計,於是成立木工坊,為當地排灣族居民帶來工作機會,凝聚向心力。
向陽漂流木 振興原民部落
重創部落的漂流木成了振興部落、帶來希望的薪火,也是「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支持的成功案例之一。
卸下亞都麗緻飯店總裁職務後,嚴長壽擔任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憑著過去在職場累積的豐沛人脈投入公益,繼續奔忙著。
嚴長壽指出,公益並不一定非得變成社會企業不可,如同不是所有的文化活動,都要變成文創產業。有些社會公益無法高獲利,但能自給自足;有些則是照顧弱勢,減少社會成本;「如果把社會公益都簡化成社會企業,那就太見樹不見林了。」
社企挑戰 缺藝術家、企業家
不過,他認為:「台灣已經到了適合發展社會企業的時間點了,然而我們還沒完全準備好。」他說,目前發展社會企業的挑戰,在於「我們缺藝術家或企業家,願意捐人、捐時間,協助完成最後一哩路」。
嚴長壽說,在台灣,捐錢不是問題,但資源常無法有效運用;若缺管理,捐款可能帶來災難。他認同社企重視永續經營的想法,有助公益活動,從「事件」變成常態。公益平台基金會參與的幾個案例,已具備成為社企的潛力。
隆昌棉麻屋 提供婦女工作
他以「隆昌棉麻屋」為例,原本是護士的阿美族人龍惠媚教導台東隆昌部落婦女製作一系列天然棉麻產品,作品獨樹一格。透過基金會介紹,受到服裝設計師陳季敏青睞,邀請在台北店內展售,推向市場。基金會也找人協助龍惠媚置產經營民宿,由龍惠媚按月還錢。棉麻屋現在除了自給自足外,還能提供當地婦女工作機會,被嚴長壽視為小型社會企業案例。
「自信、自尊,才能自立。」嚴長壽說,小型或微型事業的主其事者一定要有「情願貸款、也不拿補助」的觀念,才有可能邁向社會企業。他說,最近有銀行董事長願意提供一百個貸款名額,給他引薦的小型或微型業者。
藝術家捐時間 助原民創作
再以台東三仙台的阿美族「比西里岸部落」為例,原本只是單純的部落孩子打鼓活動,但發自內心的活力吸引關注,從而催生政府的培力就業計畫。基金會順勢請來藝術創作者拉黑子及擅長創意料理的陳耀忠,協助部落居民經營餐廳、背包客民宿,現在收益讓社區活力十足、居民也重建自信,吸引更多部落居民返鄉。
藝術家許偉斌與曹世妹夫妻每年捐出三個月時間,協助向陽薪傳漂流木工作坊,激發當地的原創力,創作成品得到市場肯定,為當地人找到留在故鄉打拚的希望。
嚴長壽也建議,企業家若想參與社會公益,一定要先閉嘴傾聽對方,「不是要你來指手劃腳,而是要蹲下來動手動腳」,才能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能力與極限所在。
幫一個孩子 等於幫一個家庭
網路流傳的排隊名店穗科手打烏龍麵,是嚴長壽認為的另一種社會企業的模式,推手正是嚴長壽的姪子嚴心鏞。
秉持「賺錢,也做公益」的目標,這家店雇用不少弱勢家庭孩子,因為相信「幫助一個孩子等於幫助一個家庭」。以「一家店賺錢之後,拿出創業基金再開下一家店」的模式,至今共有三家店。公益平台推薦三位原住民孩子實習,其中一位希望將來回台東市展店。
嚴長壽在他的新書《為土地種一個希望》中,將此列為社企個案,與其他公益平台的故事共同納入書中。
【2013/01/15 聯合報】
=====================================
嚴長壽:期待你捐人捐時間
記者 林春江、鄭秋霜
|
嚴長壽雖投身社會公益,但對社會企業有其觀察。他強調,社會公益並不一定就非得變成社會企業不可,就像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要變成文創產業。例如有些社會公益可能不能高獲利,但能自給自足;有些則是照顧弱勢,減少其他社會成本,或讓社會變得更祥和;「如果把社會公益都簡化成社會企業,那就太見樹不見林了。」
不過,他坦言:「台灣已經到了適合發展社會企業的時間點了,然而我們還沒完全準備好。」他說,目前發展社會企業的挑戰,在於「我們缺藝術家或企業家,願意捐人、捐時間,協助完成最後一哩路」。
嚴長壽發現,台灣人雖然很熱情,捐錢不是問題,但資源常無法有效運用,若缺乏管理,捐款可能帶來災難。他認同社會企業重視永續經營的想法,有助公益活動,從「事件」變成常態。而公益平台基金會參與的幾個案例,已具備成為社會企業的潛力。
他以引起話題的隆昌棉麻屋為例。原本是護士的阿美族人龍惠媚,結合原住民與對大自然土地的關懷,教導台東隆昌部落婦女一起製作一系列天然棉麻產品,素白的作品獨樹一格。透過基金會介紹,受到服裝設計師陳季敏的青睞,邀請在其台北店內展售,推向大眾市場。
基金會還找人幫忙龍惠媚置產經營民宿,但由龍惠媚按月還錢。棉麻屋自給自足外,還能提供當地婦女增加收入的機會,被嚴長壽視為小型的社會企業案例。
「自信、自尊,才能自立!」嚴長壽說,小型或微型事業主其事者一定要有「情願貸款、也不拿補助」的觀念,才有可能邁向社會企業。他也透露,最近有銀行董事長告訴他,願意提供100個名額,給他引薦的小型或微型業者,協助他們取得貸款。
網路流傳的排隊名店穗科手打烏龍麵,則是嚴長壽認為的另一種社會企業的模式,幕後推手正是嚴長壽侄子嚴心鏞。秉持「同時賺錢,同時做公益」的目標,這家店徵才偏好弱勢、孝順、原住民身分,因為老闆相信「幫助一個孩子等於幫助一個家庭」。
循著一家店賺錢之後,拿出創業基金再開下一家店的模式,至今共有三家店。公益平台已推薦三個原住民孩子在此實習,其中一位原住民實習生志偉就希望將來回台東市展店,將這個社會企業的理想傳布出去。
【2013/01/15 經濟日報】
============================================
永續經營 他們不是賣眼淚
本報系記者鄭秋霜、梁玉芳
|
擔任「社企流」顧問的中經合董事總經理朱永光指出,成功的社企,前提一定是很創新;找到這個創新的點,然後整合有限資源,才能與一般商業競爭。
蔡史印認為,非營利組織不見得都得變成社會企業,除非它有可以有永續的營運模式;如果沒有營運模式,但可獲得捐款,也可幫助人,那就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存在,也很好。
不只社會企業經營者要在公益與生意之間力求雙全之法,在法律層面上,有無可能訂出適合社企發展之「法」,也是現階段推展社會企業的重要議題。
英國有「社區共同利益公司法」,引介與社會企業相同的「社區共同利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概念,公司的目標就是為了創造社區或社群的共同利益。
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常務理事周文珍指出,台灣目前沒有社會企業的相關法令,雖然近來勞委會職訓局「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召集各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團體開會,討論中也論及是否要為社會企業立法;但各方意見莫衷一是,「甚至有人主張,(對社會企業)連定義都不要定義」。
知名的喜憨兒烘焙坊或陽光洗車中心,都是身心障礙福利基金會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成立的「庇護工場」。但這類庇護工場訓練性質大於營利,基金會也接受捐助,與社會企業的定義不同。「社會企業包含社會性與經濟性的價值。」周文珍說,台灣目前與社會企業概念相近的運作模式,包括合作社及庇護工場,或是剛萌芽的社會企業嘗試,都太偏重社會性價值,公益或公義為上;在經濟性的經營模式上都偏弱,所以很難自給自足、甚至獲利。
周文珍認為,推動公平貿易的本土首家獲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館「生態綠」,都能符合「社會企業」定義,因為它們都保障了弱勢、追求公眾的利益──包括弱勢的第三世界咖啡農民、受制於食品工業鏈的消費者,以及無反擊能力的生態環境。她說:「當建立了完整的經營模式後,這樣標舉公益價值的企業,也不需要政府補貼。」
社會企業通常伴隨著公益性質的使命感而存在,理想上是結合公益與生意兩種型態。周文珍建議,未來台灣若要立法推動社會企業,就必須再加強經營模式,讓社會企業更朝向企業的獲利能力,而不只是標舉公益,否則又落入虧本或要求大眾捐款支應,也落入傳統的慈善公益窠臼了。
【2013/01/15 聯合報】
===========================================
新世代社企「這個夢做得值得」
本報記者何定照
|
想做自己 不靠政府、企業
籌拍紀錄片「不老騎士」,感動人心的弘道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試圖以商業為工具,幫助NPO(非營利組織)轉型向社企靠攏。大學念合作經濟系,廿五歲投入老人福利關懷;過去的經濟素養讓她在社福界走出不同的路徑。
「靠政府、靠企業,常要配合許多事情,我們想要做自己。」林依瑩說,傳統NPO常依靠各種補助贊助,難免必須妥協。她思索如何讓弘道自主,至少維持政府補助、企業捐助、自營收入各三分之一的比例。
不老騎士 創下三千萬元票房
二○○七年她推動「不老夢想」方案,帶領十七位平均八十一歲的不老騎士環島,同時拍成紀錄片。在CNEX基金會等單位協助下終於上院線,創下三千萬元票房及高知名度。雖然扣除製片成本兩千萬及公益場次、各單位拆帳後,三千萬元中弘道最後只拿到七十萬元,林依瑩仍然認為「這個夢做得值得」。
楊儒門 資本主義經營社運
|
目前市集與農友三七分帳,楊儒門卻因自認市集規模還不夠大,不好拿薪水,靠演講教課、擔任企業顧問賺所得。他體內仍流著社運的血液:不印名片,嫌太俗;不碰發票機,「我聽見那叮叮聲就有恐慌感」。市集許多成員也跟他一樣,大家常為該不該接哪些案子爭論不休。「純營利不是我們的選擇,若賺錢容易,卻對台灣農業沒幫助,何必做?」
廿四歲的劉書晴就讀台大國際企業系時,在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建議下,創辦了「不同凡響」社(NTU Net Impact),成為Net Impact這個由美國MBA學生社團的台灣分會。
社會問題 以商業思維解決
延續Net Impact初衷,不同凡響社旨在培養學生以商業思維解決社會問題,追求世界永續發展。兩年間,成員已有三、四十位,辦「遛衣節」鼓勵舊衣交換,還有兩位成員赴海外尋找五十個成功的社企,將拜訪所得貼在網路。
目前劉書晴在企業當商業分析師,尚未從事社企。「台灣社企還不成熟,我想先在大企業磨實力。」未來她期望為全球窮人發展負擔得起的商品,類似百元電腦等,「這是條長路,我得加強企業專業與人脈,才有能力貢獻。」
慈善心夠 實踐內心的吶喊
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觀察社企新世代,認為是台灣青年新趨勢。
他指出,現在光是台大管理學院,每年大約都有一成到一成五學生想以商業思維改變世界更重於致富。李吉仁期許新世代在投入社企前,一定要養好實力:「慈善心夠、方向正確,專業扎實,機會來時,就會找到方法實踐內心的吶喊。」
【2013/01/15 聯合報】
=========================================
保價收購有機 原民專心種
本報記者許雅筑
|
在倒數與煙火聲中,眾人或擁抱、或舉杯。這群與「光原社會企業」合作的原住民農友每年都一起跨年,輪流做東,彰顯光原以人為主體的經營理念。
光原是一家以「社會企業」為名的公司,與原住民簽訂契約,保價收購其生產的有機作物,連結小農、擴大生產面積,累積產量後再發揮團購式力量,代替農友與通路商洽談,增加競爭力。
光原成立與「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息息相關。瑪納是會員制的非營利組織(NPO),執行長陳雅楨說,組織宗旨是協助原住民「整體生活提升」,不侷限經濟,還包括文化、教育等。
最初舉辦營隊、進行衛教宣導等,但多半只看到女人、小孩,很少看見養家的男人現身,於是決定由改善經濟著手。在原民部落推廣有機農業,透過廚餘轉作有機肥料,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在二○○六年成立瑪納。
有機耕作逐漸上軌道後,農友需要銷售管道,陳雅楨找來老友王鵬超協助,在二○○八年九月成立光原社會企業。一個是NPO組織、一個是社會企業,負責研發與教育的瑪納與主導通路及銷售的光原彼此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瑪納設有不同產銷班,成員超過卅戶阿里山的鄒族及南投縣布農族部落。由光原代銷作物的合作農友,目前擁有總面積約一百公頃的耕地,九成已拿到有機驗證。瑪納阿里山分會副會長、「良善茶園」主人汪良善與妻子的故事,充分說明「組織力量大」的優勢。一九九七年回到部落種茶,但因為茶園面積小,找不到穩定買家,兩人還得半工半農才能維持生計。
加入瑪納後,透過資材團購、分攤運費,讓成本降低三成,加上擁有穩定通路,收入比以前多五成。瑪納低利率的「信德基金」微型貸款,讓資金運用更靈活。汪良善說,解決銷路、資金問題後,「煩惱少了,更能專心種好茶。」
陳雅楨說,光原成立後第三年就達到損益兩平。但組織仍面臨成員吸收緩慢、產量不足導致缺乏競爭力等問題,加上光原跟其他社企的營運模式很不一樣,大約需十年才能評估成敗。
【2013/01/15 聯合報】
==============================
柬埔寨孤兒院 台灣接力蓋
本報記者陳乃綾
|
為什麼有將近五百位台灣人願意為這座孤兒院投注心力?這項計畫的幕後推手,就是社會企業「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我想為台灣年輕人創造另一種參與世界的理由!」大聲說這句話的,是還不滿三十歲的陳聖凱。他已帶領志工團走遍亞洲,包括柬埔寨、蒙古、越南、印度、孟加拉、緬甸等地,為當地居民蓋屋、耕地、傳授農法。
「以立國際」創立兩年多,已有超過一千人次的志工,成員除學生之外,也不乏醫師、律師、銀行家等社會人士。
陳聖凱的抱負其來有自。歐美青年素有「空檔年」(Gap Year)文化傳統,在讀大學前或大學畢業後,花一段時間探索世界、追尋人生意義。以立國際讓台灣青年不再只為了旅遊、工作或求學出國,也透過勞動、志工服務,重新認識世界。參與以立的志工團員須自付機票、食宿費用,以立則從團費中撥取部分資金,作為興建房舍、務農耕作的材料費及公司行政費用。
陳聖凱有一次帶團到菲律賓幫助當地居民改建屋舍,啟發了他的創業構想。二○一○年,「以立國際」創立。他發揮台大園藝系所學,帶著志工到柬埔寨、蒙古等地,協助缺乏農業知識的居民整地、耕地,推廣農業。
去年暑假,以立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柬埔寨綠色孤兒院」專案正式啟動,在陳聖凱的熱情邀約下,過去半年,共有十六團志工參與綠色孤兒院計畫,目前已完成八成硬體建設。今年寒假還有八團將繼續接力興建,預計二月完工。
綠色孤兒院落成後,接下來,以立要在院區設生態農田,實際解決院童糧食需求。今年還有一群來自台灣創意市集的藝術家將進駐,教導居民、孩童製作手工藝品,增加收入來源。預計三年後,院區收入便可進入穩定期,未來不須捐助,這些孤兒可真正自力更生。
陳聖凱期盼,以立從台灣出發,成為亞洲的知名社會企業品牌,且「持續帶領以立志工付出關懷,飛往世界的邊緣,走向需要援助的角落」。
【2013/01/15 聯合報】
========================================
黑房初體驗 明眼人找盲點
本報系記者杜瑜滿、鄭秋霜
|
這是知名德國社會企業「黑暗對話公司」(Dialogue in the Dark, DiD)為許多公司或團體舉辦的工作坊。培訓師都是訓練有素的視障者,學員則是所謂的「明眼人」。當環境改變,明眼與視障的強弱角色互換,所有世俗職稱也一概在黑暗中平等化。
黑暗對話公司透過這個為參與者量身打造的黑房體驗工作坊,幫許多企業訓練員工,不只為視障者找到新的就業機會,使他們從接受幫助者變為提供幫助者,也為公司找到商業模式。
更重要的是,黑暗中對話(中國)社會企業創始人蔡史印說:「我們要改變明眼人對視障者的看法,這才是給社會最大的影響。」
曾有一家公司,有三位重要幹部,才華洋溢卻各有盲點,不是固執己見就是眼高於頂,共同點則是無法溝通。老闆讓他們參與「黑暗對話」訓練。
在黑暗的異常情境中,經由視障培訓師引導,這三人覺察到自己不自知的習慣以及思維方式,已成為公司的阻礙。這是一個藉由暫時遮蔽原有視覺,開展對人性多元化學習的體驗。在面對突然失能時,參與者會慢下步調、觀照內在,進而省視自己的核心價值。
愛盲基金會二○一一年取得德國授權,在台灣成立「黑暗對話社會企業」。「黑暗對話」社會企業董事長謝邦俊表示,引進DiD為視障者創造新職種,此訓練能喚醒一般人的潛意識,發現自己的特質、待人處世等問題。
「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謝邦俊說,參與者離開黑房之後,在黑暗中的感覺及心得,對照到現實生活中時,很多問題都變得不再如此難以忍受。
黑暗對話工作坊已建立起獲利模式。現任總經理蔣筱鈺來自IT產業,他擬定策略行銷,除了為企業及政府機關開設體驗課程,並以優惠價格邀請各公司行號人資訓練主管參加之外,還打算建立體驗館,打造在黑暗中過馬路、逛公園、用餐及市集購物等情境,讓造訪者以不同的方式感受日常的生活。
【2013/01/15 聯合報】
=====================================
犛牛絨鍊金 回饋青藏牧民
本報記者何定照
|
犛牛號稱「高原之寶」,畜養的牧民卻很窮困。喬婉珊在犛牛身上遍尋資源,成功以犛牛絨為原料,結合當地的「手捻紗」技術,將變身圍巾、披肩等編織品。二○○六年起,這個以犛牛絨為核心的品牌「Shokay 」(藏語「犛牛絨」發音),在六年間進駐全球上百個銷售點,包括台灣的百貨公司。
|
看待現今社企,喬婉珊認為,定義可以再放寬,只要能解決某種社會問題的都可納入。她強調,包括Shokay等社企,本質仍是商業體,無法像非營利組織那樣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主;目前Shokay最關注的,即是如何讓品牌更時尚。
身為社企新世代,喬婉珊建議有志社企者「不要太早跳下來」,先在一般企業工作培養經驗,才不會從零開始。最關鍵的則是找到夠好的社企「idea」,才能有效、長久發展;像她也尋找了一年多,才確認以犛牛絨為標的,「實踐熱情時,也要避免瓶頸」。
【2013/01/15 聯合報】
=====================================
投身觀光 尼泊爾女人笑了
本報記者劉盈慧
|
台大生黃威愷和詹益升為了親眼見證公益與賺錢的平衡點,發起「尋找一個公平的夢」計畫,花四個月、流浪一萬六千公里,從台灣到埃及,穿越亞洲尋找卅多個改變世界的社企故事。
「社會企業是用商業手段解決窮人問題,讓人活得有尊嚴。」運動發起者、台大政治系三年級的學生黃威愷說,他相信世界還是存有公平、善良的交易模式,他想用這趟旅途做個驗證。
黃威愷說,去年八月他們踏上旅程,在西藏看見台灣女生喬婉珊帶領當地牧民、織娘,利用犛牛身上的絨毛,製成毛草商品販賣,替弱勢族群創造工作機會。在尼泊爾看見三姊妹(Nicky、Dicky、Lucky)為提升女權,成立Empowering Women of Nepal,將原本是弱勢的女性學員培養成觀光嚮導,結合登山健行及旅遊業;女性特有的貼心感,廣受不少同是女性的顧客歡迎。
「他們的辦公室座落在觀光大城Khahare的湖泊旁,是一棟三層樓高的小別墅,我們跟隨創辦人四處拜見各單位,眼前所見的清一色都是女性,不時還傳來孩童的嘻笑聲。」黃威愷說,在尼泊爾女權是個遙不可及的名詞,女性只被要求勞動,生活裡只有挑柴、賣菜、養牲畜、照顧孩子,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他說,在這見識到社會企業如何運用創新替弱勢團體創造價值,「門裡這群女性的自信與笑容是最好證明。」
談及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件,是一名埃及醫生Ibrahim Abouleish,在卅年前在開羅附近的沙漠裡建造一片七十多公頃的綠洲,名為SEKEM。在沙漠居民、農民的幫助下,他開始在綠州中種藥草、蓋房子、辦學校、發展經濟,「整個社區就是一個社會企業共同體」。
黃威愷說,他曾受Ibrahim邀請,參加社區每周四的固定餐會。先是兩百多名國小學生上台表演才藝,下台後Ibrahim還會與小朋友交談幾句、一個個握手;接著是社區員工與Ibrahim的開會時間,而員工會報結束前,Ibrahim還會上前傾聽他們的生活需求。「最讓我震驚的是,Ibrahim身為執行長,卻放下身段的,用共生共榮的心態,細聽基層勞工的期待。」
「社會企業不只是趨勢,他是未來企業一定要盡到的義務。」黃威愷說,旅行結束才是真正的開始,接下來他們將會去各大學演講、辦工作坊,讓更多青年知道人生還有其他選擇。
【2013/01/15 聯合報】
====================================
身障鍵檔快手 溫飽不求人
本報記者劉盈慧
|
非營利組織用創業家精神,撐起身障者就業的一片天。財團法人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不靠外界捐款,反而結合加油站、經營超商、甜點店等庇護工場,培育身障者學習專業,走入社會,目前旗下已有十種事業體。
勝利潛能中心主任張英樹也是小兒麻痺患者,渾身充滿「創業家」的活力。他表示,「我們從立案一開始就決定了:不靠任何單位的捐款」。「身障者需要的是一個展現專業的機會。」張英樹說,與其讓身障者靠大眾的憐憫施捨存活,他想要扶持身障者、推他們一把,參與社會。
勝利潛能中心針對各種身心障礙者的特性培養技能、找尋適合他們的職業類別,像是自閉症或聽障者學電腦打字;唐氏症或精神障礙者就去超商工作;無法出門的肌肉萎縮症、漸凍人,便栽培成為在家工作的SOHO族。
張英樹說,勝利鍵檔中心搭上了台灣十二年前消費金融大量起飛的時候,「那時每人都有三、四張信用卡」,而且鍵檔的技術門檻不高,身障孩子很快就能上手;他發現商機後,就到中國信託辦公室裡毛遂自薦。
合作初期,中國信託一天只外包給他們廿五筆資料,多出來的時間,鍵檔中心就訓練孩子打字;而張英樹也著手開發防錯系統,慢慢愈做愈穩定,才有今日的局面。
他說,勝利鍵檔中心是勝利潛能中心的第一個事業體,鍵檔中心第一年的淨利就有上百萬,打平投資上所有的支出,鍵檔中心的成功像是替他打了一針強心劑。如今,他秉持著成立的初衷,不靠任何單位的募款,以創業家精神開創十個事業體,造就了兩百位身心障礙學員的就業。依他預估,今年整個勝利潛能中心的總營收,大約有四億元。
【2013/01/15 聯合報】
===============================
脊損作網頁 設計美麗人生
本報系記者杜瑜滿
|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脊損傷友每年增加一千兩百人,六成是意外;平均年齡才廿七歲。對年輕傷友來說,意外有如生命中突來的休止符,從此便是一片空白。許超彥說,脊傷病人若無法重回職場,一生的照護費用約兩千萬元,甚至還要拖住一個家人照顧,社會成本極高。
雖然脊傷病友屬重度或極重度身障,但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並沒有損傷,重新訓練後可以勝任企業生產線、客服、行政等工作。
資策會前董事長黃河明對脊傷病友的痛有很深刻體會,因為去世的表哥就是。他積極參與病友團體,由潛能發展中心到庇護工廠,一直到桃園「新生命之家」啟用,讓脊髓損傷者重建、訓練職能。
潛能發展中心經由社會企業的模式,設立「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提供網頁設計、美工編輯、印刷和電話電腦客服等工作。
黃河明指出,社會企業要能自給自足,前提是社會與企業要給予機會。他提出社會企業的「井田制度」,就是由八家企業合耕一塊公益田,認養一家社會企業。
執行上除了企業依「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法」的定額雇用規定,依員工比率足額雇用身心障礙者之外,也提供外包生意、設備與志工支援等,也建議政府能給予此類社會企業優先採購資格。在提升脊傷病友的社會參與的同時,也創造友善的社會環境。
【2013/01/15 聯合報】
====================================
施振榮:讓社企運用資本賺錢 才叫王道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
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聯合主辦,邀集施振榮、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聯合報副社長羅國俊、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吳靜吉等眾多藝文、學術界人士,吸引滿場聽眾。
施振榮以「王道精神與社會企業」為題演講,主張用王道精神及社會企業為已「價值半盲」的人類文明「除蟲」。
施振榮指出,他近年提出的「六面向價值總帳論」分別是有形、直接、現在,以及無形、間接、未來,三組相對的概念;人類社會發展至今,不論資本主義或民主政治,都著重有形資產、短期選票、直接的效果,造成價值半盲困境。施振榮說,西方一九八○年代前只談股東利益最大化,八○年代中開始談利益相關者最佳化,談如何保護彼此的利益,九○年開始有企業社會責任概念;「華爾街講話最大聲,實際上造成整個企業不平衡。」
「王道精神就是對資本主義盲點做補強。」施振榮指出,王道精神在現代指的是領導之道;三大核心信念分別是永續經營、創造價值、利益平衡。
施振榮說,社會企業是未來文明發展很重要的機制,聯合資本主義機制以及非營利事業的思維,再加上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及中小企業的文化特色,有機會對人類社會貢獻重大。他提醒藝文團體,「政府的錢越來越少,要靠政府靠不住」,必須改變思維,帶進企業經營精神,想像成為藝文企業。
施振榮說,國藝會補助過去列為費用,政府對補助的思維也是在年底前花掉。他認為,必須用「投資」取代「補助」概念,讓社企運用資本賺錢。「用了大量資源,就該做出貢獻,這才叫王道。」施振榮說,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2013/01/17 聯合報】
====================================
探礦者施振榮 要幫社企找金礦
本報系記者 林春江、鄭秋霜
|
施振榮希望引導民間企業資源進入文化藝術領域後,將捐款用於成立「國藝會藝文社會企業育成專案」,研發有效率的經營模式,讓藝集棒專案的個案發展出可以永續經營的機制,扭轉過去藝文團體總是需要長期補助的窘境。
他表示,對企業來說,從贊助轉為投資,「捐一次就好」,將提高企業參與的意願。 施振榮觀察,社會企業是全球重要趨勢和工具。不過,藝文社會企業的出現很難速成,國藝會積極協助藝文團體行銷。包括將優質表演團體推介給企業尾牙秀;或是育成地方文史工作者,提供預算,協助全台宣傳。
施振榮希望在地方文化旅遊領域,可以產生小型的社企。
國藝會也正建置「藝文福利網」的服務平台,協助表演團體賣票,鼓勵企業員工藝文消費。
「台灣要鼓勵社會企業的發生!」施振榮說,「非營利組織要走向社企化,最大的風險,就是領導人的腦袋。」施振榮強調「六面向價值總帳論」,如果只從「直接、有形、現在」的「半盲文化」眼光,就看不出社會企業的長遠價值,也無法解釋企業參與社會公益的回饋為何;但若能調整為同時兼顧「間接、無形、未來」的前瞻眼光,那麼就會發現公益、藝文、教育、慈善等團體,也是可以自立自主、永續發展,對社會有更長遠的影響。
自詡為「探礦者」,施振榮努力為社會企業尋找金礦,也就是獲利模式。他樂觀地認為,藝文社會企業很有機會做到永續經營。在他眼中,紙風車、雲門舞蹈教室,都是很好的例子。
●國藝會與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今(十六)日將舉辦「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向國人推介此新興趨勢。
【2013/01/16 聯合報】
=========================================
施振榮:藝文創造價值 就應鼓勵交換
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
國藝會與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今舉辦「2013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應邀作專題演說,他認為社會企業是未來人類文明新的機制,挪用資本主義的機制,輔助非營利組織永續經營,並能有效結合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
施振榮指出,藝文團體長期倚賴政府補助,但國家財政困難擺在眼前,政府已經靠不住;社會企業帶進企業經營的精神,利用有效的組織管理與創新,創造營利,有助藝文團體資金自籌,達到永續經營。
他並強調,社會企業是補救人類文明發展兩大系統: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常患半盲的缺失。但到演講尾聲,他也說,鼓勵非營利組織賺錢、投資,這種思維要推廣仍是最大的瓶頸。
對於藝文團體在國內營生不易,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說:「我們不只有數位落差,還有人文落差。」他以去年台灣國際藝術節兩廳院年度製作的《有機體》為例。他說,該劇為台、法兩國合製,舞者兩地各佔一半,但在台灣國家劇院指演出3場,賣座7成7;反觀歐債危機正熾的法國里昂,共演出14場,且全部客滿。他表示,社會企業的發展模式,一大重點是商業部門參與,除了為藝文團體提供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拉攏企業福委會,把藝文講座、藝文尾牙等帶進企業中。
【2013/01/16 聯合晚報】
==============================================
施振榮:藝文社企 不要怕談營利
記者黃國蓉╱台北報導
|
國藝會、政治大學與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昨天首度舉辦「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施振榮以「王道精神與社會企業」為題發表演說。該論壇由聯合報副社長羅國俊主持,施振榮並和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白鷺鷥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政大教授吳靜吉等人討論藝文社會企業如何共創社會價值。
施振榮近年來倡導整體利益平衡的「王道精神」,接掌國藝會後,提出與王道精神相合的「社會企業」概念,認為有助解決藝文界長期資源不足的問題。施振榮說,資本主義的企業經營有效率,卻未必能創造所有人的最大利益,一般公益團體往往要依靠外部資源生存,社會企業就是以企業經營的效率,但不以創造利潤為目的,達到永續生存的目標。
施振榮說,進入國藝會後就積極引進這個概念,但他面對的第1個問題是,藝文團體認為談「企業」、談「商」太過銅臭味。施振榮指出,「企業精神」應是為達成特定任務,以有限的資源,利用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挑戰困難創造價值的過程,這種精神也適用於政府及非營利事業。施振榮強調,藝文團體也要有經營的觀念,不是只有志工熱情,對於所獲得的資源,若當成要花掉的「費用」,就很難以累積;但若以經營思維當做「資本」,就能繼續加乘。國藝會持續推動藝文社會企業育成專案,目前從企業福委會贊助文化消費做為最主要的入口,希望形成更大的生態圈。
陳郁秀也建議,不管是政府、藝文組織、或觀眾都應調整心態,例如政府要擺脫圖利他人的擔憂,放手去做;觀眾則多培養習慣。吳靜吉認為,贊助藝文企業育成者,要除去自認為老大的心態,尊重專業人士。
【2013/01/17 經濟日報】
=========================================
紙風車319巡演 用藝術回饋社會
本報記者何定照
|
「我們喚起的,是台灣人對這塊土地、對家鄉的情感。」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汪虹指出,表演藝術團體過去向企業尋求製作經費,可能是用在文宣等露出企業商標交換;但許多企業不需要露出,或認為贊助其他領域效果更佳,使藝文贊助成果有限。
但在三一九經驗中,「回饋家鄉,為孩子創造藝術的第一哩路」的理念,很快就打中眾多企業老闆的心。汪虹表示,台灣企業向來以中小企業為主,很多老闆又都離鄉在北部打拚,有機會都想「回饋鄉里」;當戲演出時,紙風車還會貼感謝紅紙條,鄉里父老也向捐款人致意,使得老闆感動之餘,還會介紹企業界朋友捐助。
「紙風車是跳過獲利的可能性,用藝術專長來實踐社會責任。」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指出,由於募款全用在巡演成本,辦公室、劇團都得養活,紙風車只得另辦更多售票場、接商業演出,才能維持營運。
看待「社會企業」,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任建誠都說,這是紙風車目標;社會責任固然要盡,但要自給自足,還須努力,「我們得在品質與效率間找平衡」。一來因為表演藝術非大量複製產品,人才培養成本高;二來台灣表演市場太小。
目前劇團營運七成靠票房,其他仍得靠政府補助、基金會辦恐龍展等活動挹注,「單靠表演無法支撐」。
|
目前雲門教室在全台有廿間分館,僅勉強打平。溫慧玟表示,舞蹈教室本來就非以利潤優先,部分老師也是雲門退休舞者,讓雲門資源與民眾形成正向循環。
【2013/01/16 聯合報】
==========================================
文化茁壯「像是野生的過程」
本報記者周美惠
標舉著「給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備忘錄」旗幟,網路金童蔣顯斌等人創辦的CNEX,朝著「十年拍一百部紀錄片」目標前進,成為時代的觀察座標。
中年轉業做肥皂的阿原(江榮原),與有機小農合作栽種藥草。他雇用阿嬤、退休漁夫、外籍配偶學做肥皂,提供經濟弱勢者工作機會,甚至允許他們發展自己的「庶民品牌」。
陸客驚嘆「農民這麼愛故鄉」
一座紙教堂,讓僻處埔里偏鄉、人口僅一千二百人的桃米社區一年湧進逾五十萬名遊客、締造超過一億元產值。慕名來的陸客,有感於桃米農民解說蝴蝶時鉅細靡遺神態,驚嘆「找不到這麼愛故鄉的農民!」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江明修如此轉述。江明修鑽研台灣的社會企業,列舉出十九個案例,經常赴大陸各地演說。阿原肥皂、紙教堂是他經常推薦的個案。「社企必須要有深層的文化底蘊、在地的抓爬力!」江明修分析這些社企的特質。
CNEX創辦時自我定位為文創組織;阿原採「工作室」模式營運;新故鄉從社區營造起家,在引進紙教堂前後從非營利組織轉型為社會企業。從文創、從社造、從公益及綠色生態等領域出發,跨界匯流湧進社會企業的趨勢已然成形。
阿原現在「知道自己是社企」
阿原本來不清楚自己是社企,但學者紛找他分享社企精神,「現在阿原知道自己是社會企業了!」輔大企管系副教授周宗穎說,許多文創業者不自覺是社企,卻已在發揚社企的精神。他說,文創與社企是很好的結合,若能找到在地社會的自信,同時「翻轉社會」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在倡導「藝文社會企業」理念後,引起回響。奇想學院首席研究員朱逸恆說,這是「有創意的碰撞」,能否開創出新的可能性備受期待。
國藝會提倡的藝文社企期待在實踐社會公益時納入商業的know-how。但藝文界與社會企業兩者之間「有互通性,也有互斥性。」跨界的過程需要中介的平台。
社企能否成功,跨界匯流與創新的能力是關鍵。江明修分析成功的社企「最重要在於領導者本身觀念的突破。」領導人須有創新的思維、與時俱進的觀念,共通點是:「都有文化底蘊支持」。
跨界關鍵「理解彼此的語彙」
跨界到「藝文社會企業」之路並非一蹴可幾。機械工程出身的蔣顯斌說「跨界的關鍵程式,就是要理解彼此的語彙」。「如何培養出居中的操作者,這是台灣轉型很重要的關鍵。」蔣顯斌說,如同當年工研院從國外引進know-how。國藝會若能站在戰略高度思考,就應發展交換計畫引進國際製作人,培育既有文化、又有企業敏感度、能聽懂跨界語彙的在地製作人。看好社造團體有望轉型社企的廖嘉展則說,跨界轉型為社企,最大的困難是資金來源和管理能力。非營利組織通常沒有商業經營背景,一旦轉型為企業可能遭逢種種難題;其次是價值體系的建立,原本的員工對組織新的價值的建立,需有調整與認同。同時也必須對原有支持者說明為何要轉型。
「文化不是計畫性耕種,比較像是野生的過程。」蔣顯斌說。必須找到「好品種」,移株到我們環境中,讓它發芽成長,最後擴大規模。「從品種變成規模化,這過程很微妙,要考慮每一個作品的特殊性。」
他說,台灣兼受台風、日風、美風及中華文化沖洗、影響,是非常有趣的「雞尾酒式的土壤」。而「我們如果相信自己的土壤,就知道它可能出現一些有趣的品種。」
【2013/01/16 聯合報】
======================================
學者:藝術家別再「不屑銅臭」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藝文團體發展社會企業蔚然成風潮。學者專家昨天在座談時呼籲,藝術家得改變「不屑銅臭」的想法,以擴大跨領域合作;而政府也應該有投資概念。聯合報副社長羅國俊主持「文化力與社會創新」座談時表示,社會企業不只要有高貴目標,還需有現代企業精神及務實的營運。
政大名譽教授吳靜吉強調,企業界與藝文界一定要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而非「我給你,你得聽我的」。
他認同施振榮講的「利他」概念,「做社會企業一定要有同理心」。因為只有熱情而缺乏同理心,可能變成「善霸」。
施振榮表示,經營社會企業比經營一般企業更難,分紅也不能少。例如:美國私立大學的副校長專門負責募款,他們的薪水不低,擁有高度專業。
他的說法似乎與吳思華似乎有異。吳思華私下解釋說,他的想法與施振榮是一致的。他說,社會企業的股東、董事等「不可以分配利潤」;但是工作人員當然可以得到報酬,而私校的副校長就是工作人員。
政大校長吳思華表示,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價值的主張」,社會企業有清楚的價值主張,不像一般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但社會企業用信仰及理想號召別人,有所成應讓大家分享利潤,「唯獨自己除外」。
吳思華說,社企所有參與者都可以分配利潤,但股東不可以分配利潤;藝文社會企業也應該勇敢讓價值與社會結合,擴大合作夥伴,「而不只是孤芳自賞。」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呼應說,藝術界不要排斥商業行為、要改變「不屑銅臭」的觀念;從政府、企業、藝術家到觀眾的觀念都需要改變。她舉例說,在法國看表演,中場時間及消夜時間就是藝文界與企業社交及工作的場域,可以聯結社會網絡,甚至是國際交流。政大名譽教授吳靜吉強調,企業界與藝文界一定要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而非「我給你,你得聽我的」。
他認同施振榮講的「利他」概念,「做社會企業一定要有同理心」。因為只有熱情而缺乏同理心,可能變成「善霸」。
施振榮表示,經營社會企業比經營一般企業更難,分紅也不能少。例如:美國私立大學的副校長專門負責募款,他們的薪水不低,擁有高度專業。
他的說法似乎與吳思華似乎有異。吳思華私下解釋說,他的想法與施振榮是一致的。他說,社會企業的股東、董事等「不可以分配利潤」;但是工作人員當然可以得到報酬,而私校的副校長就是工作人員。
吳思華認為,如何評量社會價值的成果,將是下一個挑戰。他說,一般企業有財務報表,社會企業是不是該有「價值報表」,告訴人家「價值正在推動,並有成果」,才不枉有這麼多人幫忙、滾動那麼多資金。
【2013/01/17 聯合報】
===================================
國藝會:社企可補商業部門不足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國外許多藝文團體的資源,多半平均來自公部門、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等)、商業部門,但在台灣,商業部門提供資源常常不足。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陳錦誠昨天以國藝會「藝集棒」專案舉例指出,社會企業或許可以替代商業部門,提供藝文團體資源。陳錦誠說,國藝會成立十六年,花了廿四億元補助上萬個藝文計畫等,但若將作品以叫好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好不叫座四個象限,現在有太多資源挹注在「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上,眾多節目都票房叫急,空下的座位其實就是閒置資源的浪費,「賣不出的票的都是要倒掉的」。
陳錦誠指出,就表演藝術票房來說,台灣仍有人文不足的問題,像兩廳院邀請法國明星編舞家穆哈‧莫蘇奇及台灣服裝設計師古又文合作的舞蹈「有機體」,去年在法國里昂的舞蹈之家連演十四場,場場客滿;但在台灣國家戲劇院演三場,票房約七成七。
「我們不敢說自己是社會企業,但我們真的很努力!」紙風車文教基金會、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等單位,昨在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分享時表示,沒想過自己是社企,但在創立初期就懷著社會理念為生存奮鬥。CNEX執行長蔣顯斌也呼籲,台灣法規應為社企打開道路,他說CNEX的創辦者來自兩岸三地,要共同設基金會很不容易,最後只得在香港設了一個英國的系統,才解決問題,也不用再煩惱台灣法令不得超額募款問題。「否則為了不違反台灣法令,當年募款若有大豐收,一定得拚命花掉七成。」
任建誠說,如果之前問人要不要捐給紙風車,恐怕難有回應;但若問要不要捐給故鄉孩子,回應就會很大。
CNEX執行長蔣顯斌,年輕時任職新浪網,當時講求的是利潤最大化,但創辦「紀錄片平台」CNEX後,目前財務有六成靠捐贈,四成是營收。近來CNEX也實驗一種網路募款方式,靠著中譯為「點名時間」(www.demohour.com)的網路平台募款。根據平台規則,若在期限內靠網友集資募到錢,就可拿到所有捐款;若沒成功,就得全退,他說「期待變革,得從自己做起」。
陳錦誠指出,就表演藝術票房來說,台灣仍有人文不足的問題,像兩廳院邀請法國明星編舞家穆哈‧莫蘇奇及台灣服裝設計師古又文合作的舞蹈「有機體」,去年在法國里昂的舞蹈之家連演十四場,場場客滿;但在台灣國家戲劇院演三場,票房約七成七。
陳錦誠表示,國藝會長期著力於企業贊助的挹注,並積極推票。例如二○○三年起成立藝企平台,近年「藝集棒」專案更積極爭取全台公司福利委員會資源,推動員工參與藝文,包括看表演、聽藝文講座、安排文化旅遊、建立福利網、舉辦藝文尾牙等。期待透過企業、社會、藝文協力,共創生生不息的藝文發展體制。
【2013/01/17 聯合報】
==================================
藝企心聲/台灣法規應為社企打開道路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執行長溫慧玟表示,成立舞蹈教室,是雲門藝術總監林懷民「人人都是舞者」的夢想;舞蹈教室的第一桶金是跟銀行貸款的,現在雖然已開廿家分館,仍欠銀行錢。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任建誠表示,近來有人問他紙風車是否為社會企業,讓他想起面試台大EMBA的往事:面試官問他「企業談的是獲利,你是非營利團體,來幹嘛?」他答以「我們也要獲利啊!」
任建誠說,二○○六年紙風車開辦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後,「我們創造了贊助模式新的社會價值:對故鄉的認同。」任建誠說,如果之前問人要不要捐給紙風車,恐怕難有回應;但若問要不要捐給故鄉孩子,回應就會很大。
CNEX執行長蔣顯斌,年輕時任職新浪網,當時講求的是利潤最大化,但創辦「紀錄片平台」CNEX後,目前財務有六成靠捐贈,四成是營收。近來CNEX也實驗一種網路募款方式,靠著中譯為「點名時間」(www.demohour.com)的網路平台募款。根據平台規則,若在期限內靠網友集資募到錢,就可拿到所有捐款;若沒成功,就得全退,他說「期待變革,得從自己做起」。
【2013/01/17 聯合報】
====================================
觀念碰撞/「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藝文社會企業,究竟是需要「贊助」或「投資」?台師大社教系助理教授鄭勝分說,贊助或投資,都可以幫助社會企業發展,但兩者不宜混淆。
藝文社會企業與文創產業、非營利機構有何異同?「藝企發展論壇」座談會中,與會的企業家、藝文人士與學者對此提出各種觀點。
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表示,創立「窮人銀行」的尤努斯,把社會企業稱為「Social business(生意)」而非「Social Enterprise(企業)」,「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社會企業可以是一種概念,而不必給它定義、用法令框住它。
施振榮以國藝會的藝企平台「藝集棒」為例。這個平台有十四位企業家投入,「他們知道這是贊助」;但從國藝會來看,企業家的資金是「投資」,因此得以社企精神努力開發新模式、並希望其他企業加入育成。
大智文創志業執行長李取中指出,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企業不同,社企可以用企業思維解決社會問題,但非營利組織更看重募款能力,也不能期待從資助的對象中得到回饋,經營上比社會企業困難。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陳金貴表示,英國曾為社企立法,鼓勵社區自組社會企業、自力更生,和一般企業一樣繳稅,這樣的社企全國有五千多家;但許多政府或企業的補助,只限社會企業申請,因此英國的社企既可得到補助、又享有企業運用資金的自由。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則說,大家對於社會企業的精神定義、經營模式已有共識,分歧點在於「組織屬性」,這是需要政府介入、投注資源時才需要釐清的定義;但一旦政府明確定義、投入資源,也會對組織做出要求。
【2013/01/17 聯合報】
=========================================
新興熱門行業 引入創投帶進活水
記者陳素玲/特稿
如果說「企業社會責任」是對企業一種無形的道德要求,則「社會企業」是既可以創造經濟產值,又能吸納就業能量,創造公益價值的組織。此股力量若能蓬勃發展於社會各個角落,無疑也是台灣社會正面力量的延續與施展。
早在官方介入之前,無論是文創、環保、家事服務,還是科技的社會型企業,都已在社會各角落竄起,大家正以自己的努力成長茁壯,官方若要帶頭推動,不能只靠勞委會職訓局一個專案辦公室單打獨鬥,各部會除了加速觀念凝聚,更要提供鼓勵政策工具,為社會企業供給足夠的養分,才能集社會之力,催生更多社會企業。
在資本主義純獲利模式遭到挑戰之際,台灣也走過經濟從繁榮到衰退歷程,傳統企業的營利模式,也應趁機省思。但社會企業的發展,不應只是走出政府補助概念,更可以加入創投元素,將企業資金及技術導入,吸引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投入,讓社會企業成為另一個新興熱門行業,打破弱勢就業的框架,如此才可能永續發展。
=========================================
台灣社會型就業的「始祖」,應屬庇護工廠,其發展始自早期的社會福利團體,隨著服務型態從消極性純安置或教養,轉為積極性技能培養,開始成立庇護工廠。庇護工廠初期屬輔助性就業,主要目的有純復健取向,也有讓身障者透過庇護性就業,學得一技之長。隨著商品多元化,以及身障者不斷精進手藝,不少庇護商店的商品也做出口碑,成為熱門商品,喜憨兒烘培坊就是成功案例之一。
又如勞委會92年起推出的「多元就業方案」,也是從扶助弱勢者在地就業出發,協助很多單親甚或家暴婦女走出家庭,進入社會,建立自信。10年來,累計扶助團體多達數千個,其中不乏極具特色的文創企業,很多團體更逐漸脫離官方補助,走出自己一片天,吸納不少就業人口。早在官方介入之前,無論是文創、環保、家事服務,還是科技的社會型企業,都已在社會各角落竄起,大家正以自己的努力成長茁壯,官方若要帶頭推動,不能只靠勞委會職訓局一個專案辦公室單打獨鬥,各部會除了加速觀念凝聚,更要提供鼓勵政策工具,為社會企業供給足夠的養分,才能集社會之力,催生更多社會企業。
在資本主義純獲利模式遭到挑戰之際,台灣也走過經濟從繁榮到衰退歷程,傳統企業的營利模式,也應趁機省思。但社會企業的發展,不應只是走出政府補助概念,更可以加入創投元素,將企業資金及技術導入,吸引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投入,讓社會企業成為另一個新興熱門行業,打破弱勢就業的框架,如此才可能永續發展。
=========================================
社會企業助就業 勞委會整合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
經歷金融海嘯風暴後,全球開始對資本主義運作反省,失業問題更成為全球關切議題,勞委會職訓局也在去年悄悄成立「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決定由官方帶頭推動「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進行跨部會資源整合。勞委會並擬立法創立「勞動力發展公益信託基金」,專門用於鼓勵有心者成立以促進就業為目的企業,再將盈餘用於僱用更多勞工,回饋社會。
擬設信託基金 跨部會提供協助
「勞動力發展公益信託基金」,就是以捐助促進就業為目的信託基金。官員表示,台灣很多富人都熱心捐錢成立信託基金,但過去多以發獎學金、鼓勵醫療研究、或是古蹟維修等,有些是公司捐助,有的則是個人捐款。未來勞委會希望訂定「勞動力發展公益信託基金」辦法,讓企業或個人捐助的信託基金,資金可做為勞動力規劃,或是提供社會企業創業資金等。
據了解,在成立社會企業專案辦公室後,勞委會也積極與跨部會展開合作,包括已與經濟部、內政部舉行跨部會平台會議,希望整合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業貸款,以及內政部輔導合作社經驗,為有心成立社會企業的組織提供各種可能的協助。這項會議未來將定期三個月召開一次。
職訓局表示,「社會企業」就是企業經營型態,但經營利潤用於促進就業;不同於非營利組織靠募款,或是社福團體靠補助,「社會企業」將導入一般企業資金、技術,讓社會企業可以永續經營。
社會企業 台灣較陌生
相較於「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在台灣社會比較陌生,職訓局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副主委施淑惠表示,社會企業的發展的確才剛起步,尤其目前並無「社會企業」專法,「社會企業」尚無明確法律定義,在缺乏明確定義下,的確政策上較難完整配套。
不過,她說,金融海嘯過後,全球對於純商業發展的資本主義運作已出現省思,台灣社會對於如何透過公益促進就業,也有一定社會支持度,此時推動「社會企業」,凝聚社會共識,有其利基。
【2013/01/20】
=================================
推動社會企業 職訓局鎖定三對象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勞委會職訓局成立專案辦公室推動社會企業,希望結合跨部會力量協助成立社會企業,勞委會表示,各部會可以就其屬性協助發展不同型態的社會企業,勞委會鎖定的是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社會企業,潛力對象有三,
一、已經發展10年的多元就業團體;
二、去年才立法通過,允許企業成立以僱用身障者為目的關係企業 (即「特例子公司」);
三、非營利組織。職訓局的「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去年曾到韓國考察社會企業制度,辦公室副主任施淑惠說,韓國不但在勞動部轄下直接成立「社會企業部門」,以政府力量推動成立「社會企業」,並訂有社會企業促進法專法,明定只要盈餘2/3以上用於社會性目的企業,就可獲「社會企業」認證,可提供營運補助、優先採購、減稅及社會保險費用補助等。
施淑惠說,目前台灣雖無「社會企業」具體定義,但從世界各國發展模式來看,只要符合四大元素,就屬社會企業,包括「財務自主」、「人員培力」、「對外在環境友善度」及「創新可行性」。
施淑惠說,目前台灣雖無「社會企業」具體定義,但從世界各國發展模式來看,只要符合四大元素,就屬社會企業,包括「財務自主」、「人員培力」、「對外在環境友善度」及「創新可行性」。
職訓局副局長賴樹立認為,職訓局的多元就業團體已經發展十年,應該進行轉型,其中已有250個團體在補助結束後,持續留用人員繼續經營,更不乏可以自給自足獨立經營者,都具有轉型為社會企業的潛力。另外,身障法要求企業定額進用身障者就業,鑑於很多企業特性缺乏適合身障者工作職種,去年身障法修法增列企業可以成立「特例子公司」關係企業,以僱用身障者就業為目的,也被職訓局視為重要社會企業發展雛型,惟至今尚未出現案例。
施淑惠表示,勞委會成立專案辦公室推動社會企業後,主動與一些企業連繫,也獲得正面迴響,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對藝文社會企業非常有興趣;另外職訓局現在也正接洽南仁湖集團,希望一起合作。
施淑惠坦言,目前國內符合社會企業的組織不多,真正較符合社會企業條件者如喜憨兒烘培坊等,主要在法令定義尚不明確,而且社會企業必須是企業經營型態,讓很多處於法律模糊地帶的非營利組織仍有部分疑慮。
【2013/0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