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須強化經營管理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社會企業概念席捲台灣,良善立意與執行間究竟會遇到哪些落差?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合辦、聯合報協辦的「台灣社會企業願景高峰論壇」昨起一連兩天登場,與會者紛紛提出面臨的障礙,其中最實際的便是「利基不等於商機」、核心競爭力何在。
簡添旭說,一般人談社企常太強調「社會」的道德意涵,很少談「企業」;但公司的本質就是經營,公司若只設定「社會」願景、不看獲利,很難要員工像當志工般長久奉獻。
簡添旭直指,目前九成社企可說失敗,主因在於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無法在市場中具備核心競爭力。他舉例,南部有處強調社企概念的有機農場,沒掌握好種植技巧,以致口感欠佳,自然無法和同業競爭,「顧客若只是用做善事的心態買你的東西,公司很難長久經營。」要做社企,創業者須更具備企業經營概念。
=================
今年成立的2021社會企業公司,轉型自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發展出的「日光小林」老梅餅產業。董事長簡添旭原為科技人,只因長年愛吃小林梅,去年從日本引進相關技術,促成老梅餅誕生,小林人視為比美「微熱山丘」鳳梨酥的事業契機。
「政府扶植社企相關團體,常太注重產品技術導向。」簡添旭說,像勞委會職訓局許多培訓計畫雖好,但只培育技術端、未注意經營端,導致成品雖佳,創造者卻不知怎麼賣。簡添旭說,一般人談社企常太強調「社會」的道德意涵,很少談「企業」;但公司的本質就是經營,公司若只設定「社會」願景、不看獲利,很難要員工像當志工般長久奉獻。
簡添旭直指,目前九成社企可說失敗,主因在於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無法在市場中具備核心競爭力。他舉例,南部有處強調社企概念的有機農場,沒掌握好種植技巧,以致口感欠佳,自然無法和同業競爭,「顧客若只是用做善事的心態買你的東西,公司很難長久經營。」要做社企,創業者須更具備企業經營概念。
他也指出,目前法規限制讓社企經營者利益微薄,形成另一限制。例如台灣規定未分配盈餘須另扣百分之十所得稅,但社企的盈餘本來就不會分配給個人,卻還要另扣所得稅,自然減低投資及參與意願。
KPMG社企團隊執業會計師吳惠蘭認為,台灣發展社企有兩大限制,一是法令,二是大眾對社企認知不夠;以前者來說,目前法令規定只有捐贈給非營利組織才能抵稅,自然影響投資意願。
她也提醒有志發展社企者,一定要對管理經營多用心,有些公司立意良善,但根本無法存活;還有公司明明虧損嚴重,卻因會計做得不好,得另外繳稅,「公司如果不注重管理,就無法自助人助!」
【2013/10/31 聯合報】
社會企業 做公益也要會做生意
本報系記者鄭秋霜、杜瑜滿、何定照
|
去年十二月廿一日,馬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許多人忙著辦末日趴;致力推動社會企業的「社企流」當晚也在台北一家咖啡館舉辦年終聚會。從各地趕來的六十幾個年輕人,將會場幾乎擠爆。這個聚會不談吃喝玩樂,更不見末日情懷,而是熱情分享彼此推動公益與生意上的心得。
陳樹菊留下的 比我們多很多
「當陳樹菊獲選時代雜誌二○一○年度百大人物時,我和在外商工作的同學感觸都很深。我想我們那年賺的錢一定都比她多,但她將來能留下來的東西,肯定比我們多很多!」與會的黃仲豪說。 就這樣,衡量到底要把時間花在追求個人財富還是社會公益後,台大電機系畢業、在宏達電工作十年的黃仲豪,決定轉入非營利組織工作,並擔任社企流志工,啟程探索社企之道。
|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已蔚為風潮。過去,最為人熟知的社企之一是以微額貸款給窮人,協助其脫貧的孟加拉「窮人銀行」;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在倫敦開設的Fifteen餐廳,每年挑選十五位中輟生培訓成為廚師,也讓人看見名人透過社企關懷社會的另種方式。
解決社會問題 不汲汲於營利
不過,社企發展至今,並無明確定義。根據維基百科,「社會企業」從英國興起,目的在於解決社會問題,不純粹以營利為目的。維基舉香港電影《英雄本色》裡的「堅記的士公司」,照顧更生人的就業需要,就是一種社企類型。
社企強調「既能做公益、又能做生意」的精神,有別於一般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商業規則,近來也在台灣興起,出現許多以「社會企業」為名的公司,例如光原社會企業公司、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公司等。光原社企協助阿里山及南投原住民部落銷售有機農作;黑暗對話社企則是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房體驗工作坊,以視障者為培訓師,為企業培訓更具理解力的員工。
|
勝利發展中心 自助還能助人
不以社企為名,卻發揚著社企精神者,更大有人在。
成立十三年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旗下有資料鍵檔、超商加盟店、平面設計、精品琉璃等十個事業體,為近兩百位身心障礙者帶來就業機會,預估今年整個勝利潛能中心的總營收大約有四億元。很難想像,勝利發展中心立案以來從未對外募過款,甚至還能捐款給其他社福團體,在社企風潮下,勝利常被視為社企代表。
犛牛編織品 營收回饋給青藏
社企人士也推崇,創立「Shokay」(藏語「犛牛絨」)編織品品牌的台灣女孩喬婉珊,以青藏高原犛牛絨結合當地的「手捻紗」技術,製作圍巾、披肩銷售,並將營收回饋當地,是知名的社企案例。
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說,台灣社會企業大致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公司型態,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以企業市場策略為方法,極富創業精神,如推動國際志工的以立國際服務、黑暗對話社企等;另一類是社福公益團體經營的事業,像是勝利、喜憨兒、陽光洗車等機構。
名人效益 讓社企在台灣萌芽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陳金貴說,他曾在二○○二年提出社會企業概念,但當時並未引起回響,直到窮人銀行受全球矚目,加上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成立「若水」,號召有志之士提案,名人效益讓社企意識在台灣萌芽。
儘管社會企業對許多人仍是陌生名詞,新興的社企公司能否永續,更有待時間考驗。但理想者仍願以熱情為養分、以創新為方法,試圖尋找改變社會的新解答。
社會企業不見得是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萬靈丹,更得慎防「假慈善、真詐財」的魚目混珠之徒,但社會企業卻是改變社會值得發展的新力量。
【2013/01/15 聯合報】
=======================================
=======================================
以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新價值
|
| ||
近日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推出「發現社會企業」系列報導,宏碁創辦人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亦同步發起「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在地關懷撼動人心。施振榮呼籲,社會企業是未來人類文明的新機制,營利回饋社會及參與者,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創造全方位社會價值。然而台灣迄今未有社會企業相關法規與輔導管理機制,值得正視。
社會企業的成功典範當屬孟加拉鄉村銀行(窮人銀行),創辦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亦於2006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尤努斯堅信,「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貧窮的世界,因為貧窮並不是窮人所造成的」,窮人欠缺的是公平的機會。尤努斯於1976年拿出27美元借給42位窮人,旋即展開微型貸款社會實驗,並於1983年正式成立第一間鄉村銀行,僅收取低額利息,不要求任何擔保抵押。迄今分行已有2,500家,遍及孟加拉85,000個村落,借款人累計800萬人,受惠人數高達4,000萬人,不僅財務自給自足,還款率更高達98%。現在社會企業風潮已跨越第3世界國家,遍及全球。探究社會企業於各國快速興起擴散的原因,首需檢視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在企業經營方面的扞格。資本主義裡,賺錢與否常被視為企業進退場的首要指標,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很難考量社會福祉,更難兼顧社會多元價值。民主政治下,則常過度強調保障個人,一視同仁、齊頭對待,易產生不同工卻同酬的不合理現象。 社會企業不同於一般企業,其本質可由創設宗旨、組織產出、經營過程與盈餘分配4階段來探討。首先,社會企業的創設宗旨係以清楚的「價值主張」為號召,感知與發掘社會問題,例如醫療、貧窮、失業、生態、教育落差、產銷剝削等,希望能集結一群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士,循企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社會企業所追求的是價值實現的極大化,而非企業利潤或股東權益的極大化。 社會企業的組織產出,強調與在地社區緊密連結,帶給所在區域改變的力量。社會企業以人為本,結合專業與人文,扮演正向回饋的啟動器,營造更多的生活機會,提升居民幸福感,進而激發更多人投入社會企業的行列。 社會企業經營過程中,觀念大翻轉,供需雙方的角色由過去市場上「交易關係」,改變為相互合作的「交換關係」,社會企業則是投入專業來扮演交換的平台。社會企業的財務來源,不應完全仰賴外界補助或捐贈,唯有自給自足的事業經營模式,方能確保永續營運。 當社會企業進行盈餘分配時,參與工作者可依貢獻多寡與市場行情進行分配,社會企業家並不分配利得。唯有社會企業家信守承諾,創造價值來號召別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非實現自己的報酬,業務方能持續滾動成長,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社會企業也是創新與創業的實驗歷程,政府在大環境上有責任提供良好的基礎建設與配套機制,尤需重新設計制度與法規,加速設立「社會企業基金」,給予社會企業支持,導引邁向自給自足。
此外,政府應考慮建立跨部會平台,給予社會企業3大協助,
其一,要更有能力去動員與配置閒置場館,提供創業團隊公共工作空間,成立微型辦公室,跨業激盪共同成長。
其二,要更有效率去重新組合與運用社會資源,提供社會企業創業輔導,連結國內外社群網絡,提升核心技能並深化品牌經營。
其三,要更有同理心去廣納社會利害關係人為合作夥伴,協力挹注能量到社會企業,充分釋放在地活力,形塑特色城鄉。我們期待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能遍地開花產生無數實踐人文創新的雲門、紙風車……,讓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發展新價值。
【2013/01/20 經濟日報】
|
全文網址: 以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新價值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48499.shtml#ixzz2IURhdFuW
Power By udn.com
==========================================================
社會企業:第一桶金與最後一哩
|
| ||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不以追求股東的利潤為目的,而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
以企業家格局推動藝文事業的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解釋「社會企業」時說:「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這句話說得好。以大氣魄精準點出了「社會企業」標舉的理想性與俗世性:既要做公益,也要做生意;打起算盤追求利潤,更追求利他。
「社會企業」的興起,無異是對資本主義大纛下,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鐵則的悖反。因為,在傳統的資本主義邏輯之下,社會的平衡、生態保育、弱勢族群的福利,都不在企業的考量之內;但這些卻是幸福的基本定義,也是文明社會的重心。那麼,註定失衡的市場遊戲,如何才能改變?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存在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非為股東賺錢。所以,社會企業最簡單的判準在於,它必定承載了社會目的,為了改變世界、解決人類問題而運作;所賺得的盈餘並不分配給股東,而是回到初衷,再投資於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
所以,社會企業可以看成是對資本社會「自私」邏輯的修補,乃是有別於傳統慈善事業的新行善力量。
可喜的是,發源於歐美的「社會企業」也已漸在台灣土地上萌芽,即使還未蔚然成林。在國藝會與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合作推出的「發現社會企業」系列報導的過程,及日前舉辦的「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中,都可看見「社企」新世代在不同領域中各自努力耕耘的身影。
即使不以社會企業為自我命名,但台灣早有一群人善用智慧與文化資本,以有限的資金,為長期被排除在市場經濟之外的弱勢者帶來改變。比主流市場的生意人更有意願去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有些人甚至打算以邊緣營運反過來攻占並改變現有體系。例如,不當「白米炸彈客」的楊儒門,以各式小農市集進攻社區與百貨公司,為台灣農人與農業尋找出路。有意思的是,不少年輕世代視商學院訓練為投身社企俠客隊的行前訓練,或是先到大企業「潛伏」,磨練未來投身社會企業的實力。例如美國長春藤名校商學院出身的台灣女孩喬婉珊,以經營知識加上創新思維,讓犛牛絨化身為時尚織品,提升牧民收入,盈餘也回流牧區。習商對新世代來說,不再只是為了致富,而是為了看清企業的實相,進而以商業思維改變世界。 但以企業思維行善之路何必如此迂迴?事實上,原本就擁有經營能力與資源的企業,能在這場典範革命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包括施振榮提倡的,為缺乏資本的社會企業捐出創業的「第一桶金」;企業主或專業經理人更捐出無形的時間與智慧,為社會企業提供know-how及擔任顧問,排除建立經營模式的盲點;亦能在企業採購中加重對社會企業「倫理採購」的比例,以消費者姿態,提供育成社會企業的沃土。
目前台灣各式社會企業或「準社會企業」發展的瓶頸在於,社企的定義與定位都有些模糊與尷尬之處。舉例來說,社會企業若要向銀行融資,就比一般的企業要困難。因為現有的社會企業雛形,大半是以社福組織的附屬單位存在,銀行認為這類組織難以獲利、無利可圖,也就難以還款,所以很難向銀行融資取得興辦款項與購買資材。
另一種形式就是依公司法,以企業的形式經營,但這又落入另一「尷尬」:公司的目標就是要賺錢,股東可以要求分配盈餘,這就與社會企業的精神相違。
所以,台灣若要推動社會企業,應當有立法的必要,這始能走上最後一哩。到底名稱裡有「社會企業」,並不必然保證它的運作就符合公益,沒有法令,究竟營收與盈餘如何運用,就少了監督的力量;再者,取得法律地位,也就便於融資與發展。
說到底,社會企業是公民以自覺以自省的力量,修補了社會的不公義缺口;政府若要善用這股豐沛的力量,就該學習當年的英國,以政府力量,訂定「社會共同利益法(ICI)」、提供經費、鼓勵年輕人投入,積極扶植社會企業,解決社會共同的問題。
【2013/01/21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社會企業:第一桶金與最後一哩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50276.shtml#ixzz2IZLz87XY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