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擔任工人或看護的外勞,大多數都是勤奮善良的。
只可惜的是很多國人普遍對外勞存有偏見。
在台工作的外勞把青春、勞力,貢獻給我們台灣這塊土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但假日卻連一處撫慰鄉愁的立錐之地都沒有,合理嗎?
還有許多的家庭看護工,沒有固定每周的休假日,合理嗎?
外勞辛酸誰人知?
每逢假日台北車站就成為外勞集會地,車站當局因此圍起紅龍線區隔,這情景,讓我感慨。
筆者的稻田與某工業區僅一水之隔,假日下田,經常會有三五成群騎腳踏車的外勞經過,他們以生澀的國語主動和我打招呼。從他們口中得知會離鄉背井到台灣來「趁食」,大部分原因都是家境差或家鄉工作機會少。也有的是衝著好口碑來的,聽曾來台灣工作過同鄉講台灣錢好賺、老闆有多好…等。讓我印象最深刻是一位年輕泰勞,他說許多同鄉在台灣賺了錢,回去不是買車炫耀,不久就揮霍殆盡。他說他有兩兄弟,父親也種稻,他在台灣工作賺的錢拿回去買地交給父兄管理,回去後要宣揚台灣農人的敬業精神。
筆者接觸到的,不論是擔任工人或看護的外勞,都是勤奮善良的。只可惜的是國人普遍對外勞存有偏見。筆者村落因鄰近工業區外勞出入較頻繁,治安上的問題常常由外勞揹黑鍋。例如:高麗菜、茄子、絲瓜、匏瓜、長豆、西瓜等農產品如有被偷摘,第一個想到的是外勞嫌疑最大。池塘裡的吳郭魚被偷撈,池塘主人往往一口咬定是外勞幹的。入夜後國小校園內因常有外勞情侶約會,因此學校如有物品遺失,矛頭也都指向外勞。在無直接證據下,光憑著偏見,就直接指控外勞,把所有的外勞都當賊,這實在很不公平。
外勞把一生最精華的青春、勞力,貢獻給我們台灣這塊土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假日卻連一處撫慰鄉愁的立錐之地都沒有,這款滋味,早期「流浪到台北」的下港人,想必似曾相識吧!台灣人是否應該將心比心,拿出人情味來包容,別讓「外勞悲歌」在人權國度上演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