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遺落在海外的新台灣之子,如何返台? 如何融入台灣社會?

盼了12年 他終於回台與全家團圓
2013/09/20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在菲律賓生活12年的小毅(左一),今年終於回到台灣和家人過中秋,並且和爸爸(左二)、媽媽(右二)以及就讀中班的妹妹(右一)合影。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提供
「我每一天都盼著他回家!」小毅的媽媽緊握著小毅的雙手,說出對兒子的思念。小毅媽媽是菲律賓籍配偶,懷孕時回鄉探親,不慎弄丟護照,補辦過程中生下孩子,但不知如何辦理手續,且沒有錢買機票,只好把小毅留在菲律賓娘家,沒想到一晃眼已過12年,已國小畢業的小毅在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幫助下,今年終於回家,全家人第一次共度團圓的中秋節。
小毅排行老四,除了姐姐和兩個哥哥,還有一個唸幼稚園中班的妹妹。一家人住在彰化線西,靠著爸爸在工廠當作業員的薪水生活,沒有錢把留在菲律賓的小毅接回家,申請手續也很繁瑣,雖然一家人非常想念小毅,卻總是無能為力。
小毅讀國二的哥哥阿義,每天放學後到彰化線西靈糧1919服務中心參加課後陪讀班。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去年拍攝課後陪讀募款紀錄片,導演記錄阿義在陪讀班的上課情況,最後還問了媽媽:「如果現在有一隻手想要幫助妳,妳有什麼心願?」
「我希望孩子回台灣!」小毅媽媽拿出孩子的黑白照片,說出她還有一個孩子留在菲律賓。線西靈糧堂牧師湯文清和協會人員立即展開協助,並請菲律賓當地的親人幫忙,去年6月開始申請相關文件,但是辦理文件的小毅阿姨始終無法備妥所有文件,讓小毅的回家之路備受波折。
協會人員討論後決定先讓他用觀光名義來台,今年8月終於把他帶回台灣。

小毅學中文 媽媽也陪伴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小毅在菲律賓已國小畢業,但他回到台灣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教育,不會中文的他必須從頭學起。教會牧師表示,小毅除了有哥哥和姐姐教他認字,還會透過學校的資源,跟著菲籍媽媽一起上國小的中文課輔班,或請當地的國中老師到家教學,讓小毅有機會學習中文,盡快進入國中就讀。
  「聽到小毅會叫爸爸、媽媽,我就很開心!」小毅的爸爸今年54歲,工作一直不穩定,生活不好過。原本抱定不婚的他,35歲時在家人勸說下到菲律賓相親,娶了小毅媽媽回台,但兩人因為語言隔閡以及經濟問題,經常爭吵,有時還會大打出手。
  小毅爸爸坦言年輕時很荒唐,為逃避生活的不如意,總是嗜賭、貪杯,家裡常入不敷出,有時甚至連買菜的錢都沒有。因為家裡沒錢,太太多年都回不了菲律賓娘家,只能看著小毅幼時的照片偷偷掉眼淚。小毅爸爸無奈說,他也很想把兒子帶回台灣,「當然會想兒子呀,不過機票錢就要6、7萬元,怎麼有辦法負擔?」
    在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介入協助後,小毅爸爸改掉了壞習慣,開始懂得會跟太太溝通,加上兒子回家一起生活,讓他決定要改變自己,要當孩子的榜樣。


全文網址: 盼了12年 他終於回台與全家團圓 - 人間有情 - 平凡大人物 - udn台灣人物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477653#ixzz2flfDWZKh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