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民間長照團體:長照法 扼殺照護服務與人力?

大家都知道 台灣社會正快速少子 又老化!
所以 需要 長期照顧的人越來越多,
但是
Q1. 被照顧者與其家屬 需要怎樣的服務?
Q2. 要以怎樣的方式提供服務?誰服務? 家屬負擔或政府協助處理?
Q3. 錢從哪裡來? 家屬負擔或大家繳稅(政府補貼)?

需要討論+試辦,才能 建構一個更好的未來!
=================================

民團:長照法 扼殺照護服務與人力

2014-05-14〔自由時報 記者陳彥廷/台北報導〕
「長照服務法草案」今年一月於立法院初審通過,今天(週三)將進行朝野協商。民間長照團體昨天開記者會表示,若依目前法律架構通過,將扼殺預防性社區照顧、本土照護人力發展,讓台灣成為老人的悲慘世界。
普及照顧政策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長照法將長照分為居家式、社區式與機構式,但法案只聚焦機構式照顧,排除居家與社區服務可延伸辦理短期收住服務,不符大部分老年人期待「在地老化」想法。
她認為,應參照日本、丹麥與瑞典等國經驗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服務計畫」,視社區條件、需求因地制宜,分階段發展到宅服務、社區老人廚房、日間照顧與小規模多機能照顧服務等。
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說,日本二○○○年訂立戒護保險法,當中納入所有照護服務類型,其中他們最受歡迎的「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家戒護」,屬於社區中居家照護服務,可提供短期住宿,若在我國根本無法納入長照法管理中,顯示長照法未依人民需求設計,反而會限制未來發展。
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理事陳蓋武表示,長照法開放財團從事長照服務,將使貧窮者負擔不起費用,最後只能帶回家自行照顧。陳並說,長照服務須報請政府審查核備才能從事相關工作,明顯違反憲法保障的「工作權」。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感恩與懷念「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


陳建仁/台灣烏腳病研究 造福全世界
2014/03/25
【聯合報╱陳建仁】
「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因腦溢血併發心臟衰竭,3月13日逝世於台大醫院,享壽98歲。
王醫師是台南縣北門鄉人,他在東京醫科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開設「憐憫之門」診療所。王醫師在偏鄉行醫大半世紀,免費醫治4千多名烏腳病患,因此獲得第7屆醫療奉獻獎,他在得獎感言中說:「沒有烏腳病患,我就沒有獲獎的理由;沒有謝緯醫師的牽成,我也只是個平凡的鄉下醫師。」
烏腳病在1950年代末期,發生於台灣西南沿海的北門、布袋、學甲和義竹等鄉鎮。烏腳病一開始會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感覺手腳冰冷、麻木和疼痛,並有手指和腳趾蒼白或發紫的徵兆。此時患者四肢末端常因受傷而潰瘍,不僅不易痊癒,甚至會惡化變成黑色乾性壞疽,壞疽自然脫落後,病灶還會繼續往上蔓延。
烏腳病被當地人稱為「烏乾蛇:『烏』是形容患部顏色;『乾』是說明壞疽乾燥而不滲血水;『蛇』是描述病灶的向上延伸。」少數病患連手指也會發生壞疽,四肢因而殘廢。一旦進展到潰瘍和壞疽時,病人會感到極度疼痛,甚至因無法忍受而仰藥輕生。
3醫師合作 手術與重建
當時,烏腳病的唯一治療方法,就是外科手術與截肢。孫理蓮牧師、謝緯醫師和王金河醫師,看到烏腳病人遭遇到的病痛殘廢與悲慘人生,毅然決然一起合作,為患者免費進行手術治療。
孫理蓮牧師負責募款、謝緯醫師負責開刀、王金河醫師負責醫治照顧。他們還教導截肢患者編織草蓆、竹簍,讓他們有獨立謀生的能力,有信心又有尊嚴地生活。
時值壯年的謝醫師忙於照護病人而南北奔波時,不幸在趕往二林基督教醫院途中,發生車禍而身亡。在他的追思禮拜當中,證道牧師以「人間不配有他」來追悼這一位仁心仁術、視病猶親、「只配天上才有」的好醫師。謝醫師在逝世20年後,獲得醫療奉獻獎追贈。孫、謝、王是疼惜關懷烏腳病人的愛心「鐵三角」,他們的慈悲憐憫永留人間!
含砷深井水 烏腳病源
直到病因被發現以後,烏腳病才被完全根除。台灣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包括葉曙、陳拱北、吳新英、陳萬裕、曾文賓、侯書文、郭宗禮等教授,透過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飲用含砷量偏高的深井水,是烏腳病的主要病因。
烏腳病患的皮膚砷病變,包括色素沉著症、掌蹠角化症、波文氏症、皮膚癌盛行率也明顯偏高。在流行地區停用深井水,改用自來水之後,烏腳病就逐漸在台灣西南沿海鄉鎮絕跡。
後來,台灣大學的公共衛生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發現,飲用深井水所造成的慢性砷中毒,會誘發各式各樣疾病,包括肺癌、腎臟癌、膀胱癌、肝癌、前列腺、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微循環異常、頸動脈硬化、心電圖異常、陽痿、白內障、眼翳、慢性支氣管炎、神經行為發展遲滯等病變。
台灣的慢性砷中毒研究,一直是領先全球而深受國際矚目的先驅。
慢性砷中毒 億人受害
1970年代以後,中國、印度、尼泊爾、孟加拉、越南、柬埔寨、菲律賓、蒙古、泰國、美國、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國,陸續發現飲水含砷量過高,引起居民慢性砷中毒的流行地區全球的受害者超過一億人。
由於台灣的砷中毒研究最深入而完整,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環保署都引用台灣的研究數據,重新訂定飲用水的最高砷含量標準,由原本的50ppb 降為10ppb,以確保飲用者健康。這是將台灣烏腳病人的苦難,透過學術研究,增進全人類健康的最佳實例。
20世紀以來,人類為了追求富裕和繁榮,消耗大量自然資源與寶貴能源,不斷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致造成全球暖化、氣溫極端驟變、降雨異常、安全水源枯竭等危機。由於地面水的缺乏與汙染,愈來愈多地區大量開採地下水,造成了飲水砷中毒人口的大量增加。這是不得不然的文明進步的代價,還是可以透過簡樸生活,來取得平衡穩定的永續發展?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本文作者陳建仁為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副院長)


全文網址: 陳建仁/台灣烏腳病研究 造福全世界 - 健康名人堂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5315#ixzz2x1lHnOZF
Power By udn.com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檳榔攤藏淫窟 移民署查獲7逃逸女外勞


檳榔攤藏淫窟 移民署查獲7逃逸女外勞

專勤隊破獲檳榔攤暗藏淫窟,將嫌犯等人移送法辦。(記者林孟婷翻攝)
〔記者林孟婷/善化報導〕經營檳榔攤的謝姓嫌犯,在自家檳榔攤暗設密室及KTV,利用逃逸外勞怕被警方查獲為要脅,吸收藏匿七名印尼籍逃逸女外勞從事性交易,並從中賺取暴利。

移民署台南第二專勤隊去年底獲報,指出謝嫌與已取得台灣戶籍的中國配偶,以及綽號「阿賓」的吳嫌與另名蕭嫌,涉嫌吸收並藏匿七名印尼籍逃逸女外勞,並控制其行動自由,從事性交易或坐檯陪酒,嫌犯等人再從中抽取大部分金錢,逃逸女外勞被剝奪皮肉錢,實際上所賺無幾。

專勤隊跟監埋伏許久,十二日晚間見時機成熟,第二專勤隊隊長陳啟杰率隊前往檳榔攤查緝。嫌犯將密室與KTV設置在屋內隱密之處,專勤隊人員一時也無法找到,經過仔細搜索,在鐵皮牆面發現細微縫隙,用力一拉開,發現七名逃逸女外勞與另外四名客人正在密室內飲酒作樂。

看到專勤隊上門逮人,客人嚇得不知所措,七名女外勞則是趕緊拿外套遮住臉及身體,頭都不敢抬起,專勤隊將四名主嫌及其他人帶回偵訊。


專勤隊調查發現,嫌犯等人相當狡猾,在外租屋藏匿逃逸女外勞,一有風吹草動隨即變更藏匿之處,並且只做熟客或是熟客介紹的生意,電話接聽還有通關密語。全案依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移送雲林地檢署偵辦。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社會資源有限,「使用者負擔部分費用」是必然的,否則難以永續經營!


誰開復康巴士 給誰坐?
    遠通電收快速回應身心障礙者因為國道改計程收費增加的負擔,幫助了一些使用者,也解決了地方政府額外支付費用的問題。但復康巴士的問題十分複雜,去年十一月,北市招標沒有廠商投標,原本的經營者不願意繼續經營。在其他縣市,業者與社政主管單位都叫苦連天。
    每次看到善心人士與單位捐復康巴士,政府首長合影留念,固然為了愛心而感動,卻覺得忽略了後續的問題,例如車子誰來開?汽油費誰負責?車輛的管理與肇事的責任?更該檢討:坐車的人都是最需要這項服務嗎?還有,各地有這麼多醫療院所,為什麼要坐復康巴士到遠地洗腎?明明是醫院獲益,為什麼要社福經費支付?
    我曾進行「身心障礙者小型復康巴士交通服務滿意度調查暨考核評估研究」,歸納出復康巴士營運的諸多問題。我在吳敦義擔任院長召開、眾多部長在場的會議中提出建言,但石沉大海。
    復康巴士的使用首先應確認對象與性質:身心障礙者是龐大且多元的人口群,應篩選檢視分類區分哪些使用者是真的需要。使用者應該適度分級,給予不同的加權分數。提供的時間可以彈性些,以擴大身心障礙者周末外出參與求職等活動。服務需適度調整,減少資源被濫用。可以強化共乘,一起到大醫院。更多考慮偏僻地區的需求,偏遠醫療資源不足者,應予補貼。
    在運輸管理方面,社會局需要與交通局有更多的討論。有些縣市由交通單位主管,有些縣市由社會局處主管。交通是相當專業的,涉及議題甚多,未來交通單位的角色應該加重。與低底盤公車結合是必要的發展,唯有與大眾運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復康巴士的效益。
    在問卷中,身障者最大的抱怨是難以訂到車,電話很難打。追根究柢,我訪問多個承辦單位,多屬非營利組織,對於各種管理所知有限,熱心有餘,專業不足,尤其要熟悉資訊管理、品質管理、服務輸送管理等知識與技巧。更需強化運輸管理的能力,各承辦單位資訊化顯然不足。
    這次為了繳路費幾個銅板,身障者的抱怨被迅速處理,但坐復康巴士真的不必付些許費用嗎?雖然我這樣說一定挨罵,但「使用者負擔部分費用」是必然的,否則難以永續經營(台中市不收費的作法很危險,排擠了其他對身心障礙者的服務經費)。如此使用者才會珍惜,畢竟如果要永續經營,就應確立好收費的機制。可藉由分級,明白需求的先後。
    教育使用者及家屬是必要的,改變捐款者的觀念與政府高官的思維更重要,如今衛生與福利合流,找交通部商量商量,應該不難吧!


全文網址: 誰開復康巴士 給誰坐?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441648.shtml#ixzz2r5vMLRij
Power By udn.com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楊志良:你我都需長期照護

  
楊志良

日前,「長期照護服務法」已在立法院通過一讀,並可望在下一個會期通過二讀,經過十餘年的推動,我國的長期照護制度,終於露出一線曙光。

有人批評長照服務法是一個空洞的法,此說「對,也不對」。「對」的原因是此法通過,對目前急需長照的個人及家庭,並無任何立即的直接助益。「不對」是此法的功用是在整合目前雜亂的相關法令,例如老人福利法中關於老年人的照護規定;退輔會對退休榮民提供長期照護的規定;還有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健保法中居家照顧的規定等等,進一步在促進及建構長照的照護體系,包括人力、機構、品質及分布等。

光有體系但沒保險,對當下就需要長照服務的人來說,的確沒有實質的幫助。然而正如同早在1986年,台灣就先通過了「醫療法」,依法得以提升及整合醫療資源、大幅改善醫療資源的分布,做好醫療體系的基礎建設工作,避免實施健保後「有保險無醫療」的冏境,才能於10年後的1995年,順利推動全民健康保險。長照服務法也是長照保險制度的重要基石,先要有健全的體系,下一步才能尋求財源,推動有實質效益的「長期照護保險法」。從這個角度來說,長照服務法當然並不空洞,而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先鋒。

台灣目前有71萬失能人口,絕大多數是老人,其中只有13萬人得到政府10年長照計畫的照顧;20萬家境尚可負擔者,是雇請外勞幫忙;其餘的40萬人,都由家人照顧。另有20萬失智者,也只有3000人獲得政府資源照顧。看顧失能、失智者,其辛苦實超乎一般人想像,長期下來常讓主要照顧者身心俱疲,甚至家庭破碎,因而會發生媳婦用枕頭悶死久病婆婆、罹癌的哥哥以改造手槍殺死肢障弟弟後舉槍自盡、孝子以電線勒死長期照顧的母親、老翁用輪椅將失能老伴推下水埤,自己跳水共赴黃泉等等,令人悲痛的人倫悲劇。

所以需要長照的家庭,尤其是較弱勢家庭,迫切需要外界資源的挹注,避免崩潰的命運。然而所有專家一致同意,從目前國家財政情況來看,期待用政府預算來支付長照費用,無異於緣木求魚,唯一的可能是比照全民健保,建立長照保險制度,大家互相照顧、彼此支援。但是長照保險制度比全民健保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保費的繳交者主要是有工作能力的年輕人及雇主,年輕人預期自己在可見的未來需要長照服務的可能性很低,在經濟不景氣,生活負擔已很沉重的情況下,自然不樂意再多付出一筆費用;而雇主更認為照顧已退休的老人,不應該是企業的責任,更不願意繳交。

但是,台灣每年新增30萬名老人,其中有6、7萬人需要長期照護,平均每個老人在過世前需要五(男性)到七年(女性)的長期照護。今日的年輕人,就是明日的老人,你我總有一天會走到這個階段,發揮愛心、繳交長照保險費,既是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期待不但長照服務法能順利通過,長照保險法也能繼之盡速過關,許全台灣老年人一個安心的未來。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政府說:「人民愛用外勞」,所以本土居服員市場無法發展。事實是,由於本土長照產業的服務付諸闕如,許多家庭迫於無奈必須聘用外籍看護。


漫漫長照:真的太慢,格局也太小
經過漫長等待,《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日前終於在立院委員會通過初審。即使保留了許多重要條文,朝野協商也尚在未定之天;但誠如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那聲嘆息:台灣的長期照顧法制化,邁出了多麼不容易的一步!
正因為漫長等待醞釀了較高的期待,也正因為未來在立法戰役及執行現場還有不同的挑戰等在前頭,我們必須承認:這部草案絕非什麼完美法案。事實是,這部掐頭去尾的《長照法》,基本上沒有太多「服務」,而比較像一部「長照產業的管理法」。以當前台灣社會對於長照的需求之龐大,以及民間可以提供的創意和資源,這部草案的規劃不僅太拘謹,也太缺乏新意。
《長照法》草案開宗明義第一條採納了民間的呼聲,宣示將提供「普及、多元及可負擔的服務」,也聲言長照服務不因「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婚姻、年齡」等而有「差別待遇」,值得讚賞。然而,通篇草案看不到任何長照體系將如何落實「普及、多元、可負擔」的具體條文,令人遺憾。《老人福利法》第三章訂有「服務措施」,《身障權益保障法》第五章訂有「支持服務」;但《長照法》草案只提到長照機構依居家式、社區式、機構收住等服務方式,卻未說明內容。
亦即,草案通篇都在談如何對不同類型的長期照顧機構「輔導、監督、獎勵、評鑑」云云,卻看不到老年及失能者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服務,這些服務如何輸送,頻率、品質如何?這些,正是近年社會老人悲劇如王老先生釘死病妻案中,輿論不斷追問政府的問題。少了對服務對象的關注,這部法案豈不失落了最重要的精神?
儘管規劃的學者已先行緩頰稱:未來會加緊提出「六個子法規、三個公告」,以補強這部《長照法》;但在今天的朝野情勢之下,如此空白授權的母法,真能提供人民足夠的照顧嗎?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長照法》草案終於「看見」家庭照顧者,承諾將目前擔負起六十萬個家庭長期照護責任的看護者的「喘息福祉」入法;這批家庭服務大軍的默默付出,終於不再被當成理所當然。此外,法案也正視台灣「外勞撐起長照半邊天」的現象,放寬「個人」與「機構」聘用外勞雙軌並行;然而,立委林淑芬所提「個人聘雇外勞應於九年後逐步併入機構聘雇」的落日條款在折衝中被保留,不無遺憾。這項條文攸關台灣本土照護體系的發展,朝野立委務必三思。
在台灣建置長照體系的漫長歷史中,外籍看護工受到高度依賴,也遭到高度剝削;從而,也使本土可用的長照人力和資源無法有效開發。政府的說法是:「人民愛用外勞」,所以本土居家照顧服務員市場無法發展;這其實是「倒果為因」的說法。事實是,由於本土長照產業的服務付諸闕如,許多家庭迫於無奈必須聘用外籍看護。試想,長照產業的偌大需求,如果妥善利用,可以創造許多青年和中壯年人的就業機會;如果能再妥善結合社區資源,對於解決失業、人口外移均有正面效果。主事者心中若只想著外籍看護工,那就太愚昧、也太狹隘了!
本土長照人力難以發展,主要是市場規模太小、時薪太低,使長照難以成為一份可堪「養家活口」的職業。台灣居家照顧服務員十年來薪資不曾調漲,一直是時薪一百五十元;更因為雇用者轉向外勞,本勞受雇時薪不足,居服員每月平均收入約僅一萬三千元,比基本工資還低。若以外籍監護工月領兩萬元的基本工資計算,廿萬名外籍看護工每月計領取四十億元,一年就是四百八十億元。若這些工作由本國居服員接手,台灣GDP立即增加四百八十億元;加計擴大內需的效果,還更驚人。
《長照法》通過了立法院的第一關,對需要者及關心者稱不上有太多喜悅。當全民盼望長照制度能讓人們「安心老去」之際,這樣的立法架構,恐尚難以教人安心。
【2014/01/14 聯合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漫漫長照:真的太慢,格局也太小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23718.shtml#ixzz2qKjw1fK0
Power By udn.com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台灣根本的問題,也是長期阻礙台灣進步的嚴重因素。缺乏一種「公平」的自覺,缺乏公共責任感,眼中只看如何保住私人的利益,卻從來不願將小我的利益分享投注為公共利益。


占便宜的豈只雙B身障車牌
監委調查,免牌照稅的身障車牌中不乏高排氣量的大車,又以賓士排名第一,Lexus、 BMW亦名列前茅。不能說身障者不該使用大車,但如果雙B高到不符比例,不免令人起疑,難怪監委要財政部、衛福部、交通部研議改善。很多民眾感嘆,買得起雙B名車的應是有錢人,何必要百般設法請領身障車牌,占那麼一點牌照稅的小便宜?
這樣的質疑及義憤當然是合理的,但換從另個角度看,在充滿「假」字氣氛的此刻台灣,「有錢人心態」是值得好好研究的。不只是雙B,幾乎所有的昂貴名車,在台灣都有極高比例屬於公司名下。為什麼那麼多公司買名車?只因為董事長愛雙B嗎?最真實的理由其實是:要想辦法「節稅」。公司賺了錢,經營者就想盡辦法把帳面上的盈餘消掉,包括買高級車當成費用扣抵,如此便減少了應該要交給政府的稅款。
台灣有那麼多雙B是「公司車」,甚至是「身障車」,源自於根深柢固的私人利益意識,且不願付出於公共貢獻。每一塊賺到的錢都要進到自己口袋裡,理所當然地節稅、逃稅。所以在台灣,連在超市買個菜,精品店買衣飾,店員都養成習慣問客人:「要打統一編號嗎?」買菜、買精品這些明顯的私人消費,有多少比例會是公費報帳用的?但由統一發票項目上轉成公司成本,這些行為,很多人卻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越是有錢人,越有門道可以走這些所謂「節稅」的路。
    說是合法節稅,但這明明就是在占公共服務、占人民大眾的便宜。受薪階級每一筆收入都要依法課稅,財富很難累積到能夠買雙B轎車;相對地,設有公司行號、甚至虛設公司行號的人,可以直接把賺來的錢換成雙B轎車,如此就規避掉了應繳的稅。在這樣的結構下,開雙B名車的人去占身障車牌的便宜,真令人意外嗎?
  這是台灣根本的問題,也是長期阻礙台灣進步的嚴重因素。缺乏一種「公平」的自覺,缺乏公共責任感,眼中只看如何保住私人的利益,卻從來不願將小我的利益分享投注為公共利益。被占便宜的豈只是身障車牌!


全文網址: 占便宜的豈只雙B身障車牌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14075.shtml#ixzz2ptPpHZTV
Power By udn.com